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国资国企改革新规与简析周报 (20220919-20220925)
阅读数:1247
 

2022.09.19-2022.09.25

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西北公司

本 期 目 录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关于构建全省国资监管大格局的意见》

2、《关于加强北京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若干措施》

二、国资相关新闻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等

2、加大政策力度扩大有效需求稳住市场主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财政接续措施加快落地

3、南昌市国资国企以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4、福州市国资委下发文件 全面推广企业合规管理工作

5、东莞市国资委“挖岗位、搭平台、强锻炼”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6、襄阳市国资委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7、黔东南州国资委强化项目支撑,促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

8、甘肃工程咨询集团三项制度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

9、眉山环天小贷公司: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稳固发展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关于构建全省国资监管大格局的意见》

发文机关:湖南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2-09-14
官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aJmI_sxLIJzigB1IJY4aA

丨政策简析丨

9月1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关于构建全省国资监管大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审议通过,未来湖南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将围绕10项重点任务,打造全省国资监管“一盘棋”。

《意见》提出10项具体任务,包括推进全面履行国资监管职责;实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坚持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坚持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服务全省打造“3+3+2”产业集群,构建全省国有资本改革发展的规划体系,引导国有资本合理布局;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市场化经营机制转变;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加快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工作闭环,推动国资数字监管能力的共建共享;促进国资国企开放合作;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

2、《关于加强北京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若干措施》

发文机关:北京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2-09-23
官网链接:http://gzw.beijing.gov.cn/xxfb/gzyw/bjsgzdt/202209/t20220923_2821608.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为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强化国有资产监管,9月23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党委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精神,坚持“混改企业绝不能脱离党的领导、绝不能脱离国资监管”两条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类型划分标准,并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党的领导工作机制、党组织隶属关系、党建工作领导指导责任,对于在深化改革中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措施》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党组织职责定位和工作机制、党员队伍建设、组织领导五个部分,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一是明确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类型和党组织职责定位。混改企业类型划分是确定党组织职责定位的前提。《措施》提出“以实际控制力为主、结合国有股权比例”的划分标准,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划分为三个类型并明确党组织职责定位为: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为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大于50%的企业,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国有资本相对控股并具有实际控制力企业为国有资本持股比例未超过50%,但通过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或其他协议安排能够对其实际管理控制的企业,党委参照绝对控股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国有资本参股企业为国有资本持股比例未超过50%,不控股且不具实际控制力的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注重在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功能。
  二是分类细化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领导工作机制。《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对不同类型混改企业党组织党的领导工作机制提出差异化要求。对绝对控股企业,进一步强调落实党建入章、“交叉任职”、党委前置研究等要求。对相对控股并具实际控制力企业党组织如何参照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发挥作用,结合实际,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充分尊重非国有股东方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资本话语权”“加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进力度,鼓励企业吸收非公股东方派出或市场化选聘的、符合条件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进入党委领导班子”“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保障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任务、重大活动或涉及公众利益等需要协调各方股东利益的重大事项,应纳入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清单。党委在研究重大事项时,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各股东方派出的党员董事列席党委会议”“完善市场化选聘人员进入党委领导班子的方式,探索建立党委领导班子‘席位制’”等措施,使党组织发挥作用更加符合公司治理规律,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能够有效发挥。对参股企业,通过选派党员或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骨干担任股东代表、董事或重要岗位职务,参与董事会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强化国有股东方党组织对参股企业的领导。
  三是理顺了党组织隶属和党建工作责任归属。为有效防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关系从国资国企系统“一转了之”,导致党建工作弱化的倾向,《措施》提出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并具实际控制力企业、国有资本为第一大股东且参与实际经营的参股企业党组织原则上应隶属于国有股东方党组织,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参股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原则上保持不变;党建工作由国有股东方党组织领导为主,地方党委协助。同时,提出“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和精干高效协调原则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国有股东方党组织要加强与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的协同配合,积极推动参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等,确保国有资本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开展到哪里。
  四是强化了各级党组织对参股企业的监督。有一分国有股权,就要有一份监管责任。为有效防范参股企业“失控失管”“只投不管”的风险,《措施》要求,国有股东方党组织应通过外派股东代表、董事等重要岗位职务人员落实好管资本职责,积极推动职工大会、职代会建设和厂务公开,推动企业科学决策、合法经营。特别是对国有资本为第一大股东且参与实际经营的参股企业,明确企业党组织要履行好引领方向、促进发展、凝聚人心、保证监督的职责,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资相关新闻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确定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措,为企业和群众增便利;确定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和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纾困的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期国务院对部分地区开展第九次大督查。着力督导和检查地方稳经济、保民生,推动解决了一批地方反映的实际困难;主要采取暗访等方式,提高了督查实效、减轻基层负担。下一步要将问题清单转地方和部门,举一反三整改。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要保持“在线”状态,与督查整改相衔接,继续协调解决问题,重点推进财税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扩投资促消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地要扛起稳经济保民生责任,经济体量大的省份要挑大梁,共同努力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会议决定,聚焦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重要阶段,对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建立清单,后台由政府部门对关联的单项事进行归并,前台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转变为“一地一窗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对市场主体,实现企业开办、企业准营、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企业简易注销5项政务服务一次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这也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对新一轮经济下行压力。对个人,实现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企业职工退休、公民身后8项政务服务一次办,更好满足群众期盼、为群众提供便利。年底前各地要全部实现,兑现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限期整改。

会议指出,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命脉,要持续做好保通保畅并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全力保障港口、货站等正常运转和主干道、微循环畅通,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二是在第四季度,将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同时对收费公路经营主体给予定向金融政策支持,适当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第四季度将政府定价货物港务费标准降低20%。四是用好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支持货运企业和司机等纾困。

会议指出,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权不可任性。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有利于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等合法权益。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草案坚持复议为民,对扩大受案范围、提高办案质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等作出更明确规定,以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打造成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加大政策力度扩大有效需求稳住市场主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财政接续措施加快落地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接续政策中的各项财政政策措施,并全力支持配合落实好其他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巩固经济恢复势头。
  对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财政部要求,依法盘活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存量,指导地方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力争10月底前发行完毕并尽快投入使用、及早发挥效益;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企业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缓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助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2023年3月31日前实际投入到项目的基金股权投资金额,中央财政予以贴息支持,推动重要项目有序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财政部积极支持扩大有效需求。要求继续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发挥稳投资的支撑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加快下达中央基建投资、水利发展等资金,支持重点领域投资增长;督促地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加大对农村道路、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3年底,支持启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进一步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助力畅通国内循环;支持有关部门尽快增设新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在稳住市场主体和保民生方面,将实施留工培训补助地区的失业保险金结余备付由24个月放宽到18个月。将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纳入扩岗补助,加力促进就业创业。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渠道,财政部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落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应对疫情、灾情等影响,及时帮扶失业人员和需纳入低保的对象、临时遇困人员等,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力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民生工作。

 

3、南昌市国资国企以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今年南昌市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亮点频频,5月,南昌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全省设区市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6月22日,南昌市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新组建的四大市属国有企业集团集中揭牌。随着江西省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南昌市国资国企进一步在改革创新上“作示范、勇争先”,成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

今年以来,南昌市市属企业集团由“9+1”整合为“4+2”。聚焦集中化管理,着力提升监管效能;聚焦专业化运营,着力完善治理体系;聚焦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实现国资监管更加精准有力。坚持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并重思路,加快推进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努力实现高水平在线监管。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国资总体规模。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大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房产、土地确权工作,不断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助力实现“4+2”企业AAA主体信用评级全覆盖。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市场化竞争力。推进市属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约束机制,大力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加大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政产学研用金”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微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

四是坚持降本增效,提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调整企业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严把选人用人关,提高入职“门槛”;坚持扁平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减少“指挥者”,增加“干事者”;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原则,裁撤冗员,清退退休返聘人员,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不断巩固规范资产租赁、应收账款清收等专项行动成果,部署实施“消灭亏损企业”专项行动。

五是坚持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企业股权和公司治理结构。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注重发挥战略投资者股东积极作用。积极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

六是坚持市县联动,纵深推进县区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各县区全面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推动县区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大力推进市、县(区)国资国企改革联动发展,凝聚改革合力。

 

4、福州市国资委下发文件 全面推广企业合规管理工作

 

8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明确了对企业合规管理的最新要求,强调要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确保“五个到位”,为地方加强所属国企合规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南。9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推进会,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强调,合规管理是企业切实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制度性措施,是新形势下持续健全公司治理,确保企业良性循环、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件“必须要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对合规管理的指导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16日,市国资委印发《关于企业合规管理试点工作验收情况及全面推广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召开党委会、座谈会、培训会和现场验收评估等方式,对2021年7月以来开展的试点工作做法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并对全面推广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试点工作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融入合规管理;二是规范制度流程执行,优化管理环节;三是全面梳理合规职责,确保高效运行;四是落实风险评估机制,坚持源头管控。

下一阶段,市国资委将指导试点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逐条整改,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任务清单,确保取得实效。同时参照新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在所出资企业全面推广合规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全覆盖、全链条的国企合规管理体系,重点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对招投标、投融资、供应链、应收账款等重点领域的合规管理审核及监督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合规意识,培育合规文化;提升信息化建设,提高合规风险管控效率;探索合规免责机制,激励改革创新担当作为。通过全面实施企业合规管理,促进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中的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

 

5 、东莞市国资委“挖岗位、搭平台、强锻炼”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就业引领作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东莞市国资委通过“挖岗位、搭平台、强锻炼”统筹指导市属国企拓展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坚定扛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全市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一、深挖岗位潜力,扩大招聘规模

按照“挖潜增需、稳中有升”的工作思路,东莞市国资委开展稳岗扩就业行动,统筹指导市属国企进一步挖潜腾岗、统筹扩容,积极拓展基层一线和实习见习等岗位。今年全市国资国企已招聘签约1359人,接收实习见习生249人,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二、搭建综合平台,拓宽招聘渠道

积极搭建国企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交流和双选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一是打造线上招聘平台。通过开设“国企招聘”专栏、依托广东省人才市场网、东莞市人才品牌推荐等平台,进一步畅通市属国企线上招聘信息渠道,形成省、市协同招才引智优势,专栏、平台上线以来,已汇集企业28家,累计发布招聘岗位200多个、接收简历3000多份。二是开展线下校园招聘。积极对接高校,组织市属国企进校园开展招聘活动。举办首场“筑梦‘双万’东莞·国企职等你来”主题国企夏季招聘会,19家国企提供管理、技术、市场等200多个岗位,吸引300多名学生到场咨询、面试,让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对东莞国企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留莞发展的信心。

三、强化就业培训,促进人才成长

东莞交投集团通过“岗位育才”“项目用才”等机制,向实习生授经验、压任务,以战代训帮助其快速完成角色转换,提升个人能力;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组织开展《走进东实》专题培训,安排业务骨干制定实习生的周、月度工作和学习计划,通过“1对1”导师辅导的方式,提升其工作业务能力;东莞港务集团积极实施“365”人才培养计划(即打造“企业管理、专业技术、行政综合”三支队伍,推行“选、用、育、留、培、考”六项举措,培养“启航、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五类人才);东莞资产经营公司以“校企共建”为抓手,通过与东莞城市学院商学院党建共建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6、襄阳市国资委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近日,襄阳市国资委印发了《襄阳市国资委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通过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等途径,助推国资系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方案》重点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国资国企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中,襄阳市国资委将持续推进授放权改革、积极化解改革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助力襄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国资国企职能作用,通过落实“清、减、降”政策,指导出资企业发挥产业发展基金、纾困基金作用,深化央企合作等,解决中小微企业实际困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进襄阳市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同时,《方案》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提升监管效能。

《方案》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共享、工作督办考核和投诉联动处理等工作机制。要求加强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动襄阳市国资系统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下一步,襄阳市国资委将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提升服务水平,认真履行国资国企社会责任。

 

7、黔东南州国资委强化项目支撑,促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

 

黔东南州国资委组织监管企业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黔府发〔2022〕7号文件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项目必须能形成稳定现金流,收益覆盖银行本息,能形成有效资产”要求,督促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实体项目谋划包装和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盈利水平,以项目建设来解决发展与债务的问题,促进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包装。组织企业围绕“强州府”战略和“桥头堡”建设,对“531”项目库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加强与项目设计服务单位和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从业态上深入研究,借助外力做好项目精包装,提升项目可操作性和落地性。

二是加大项目融资力度。抢抓近期国家、省、州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储备一批符合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投资项目,谋划一批对外可招商、银行可融资的产业投资项目。加大“四化”和生态环保基金、“桥头堡”基金申报力度,多渠道、多方式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的倾斜支持。加强银企联动,促进监管企业与各银行深入了解、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确保项目建设融资资金到位,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企业要成立项目建设专班,压实责任,加强项目管理,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加快推进原农校片区棚户区改造、黔东南州医疗物资配送中心等在建项目进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完工并发挥效益。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要素保障,加快推动红州厂城市更新、黔东南州汽车汽配贸易物流中心(一期)等一批项目建设,“大黔集”项目实现招商运营。全力抓好下司云上水寨康养项目、岑巩都素水库、黎平水竹冲水库、再生资源利用回收和天柱、镇远、雷山县城镇管道燃气等一批2023年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实施,为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8、甘肃工程咨询集团三项制度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甘肃工程咨询集团以健全完善干事创业体制机制为主线,以增强发展活力动力为目标,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五项原则、聚焦三大改革、完善三项机制,逐步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能,走出了一条改革奋进之路,效益增速明显,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剔除毛纺业务)增长27.38%,利润总额较2019年(剔除毛纺业务)增长22.23%。

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建立健全职位管理体系。按照集团化管控、专业化管理、集约化运营的要求,岗位与职级分离管理,管理系列和技术序列并行,拓展多元化管理人员发展渠道,合理使用不同层次人才,完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搭建平台。

推进选人用人体制创新。以“四能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集团公司全级次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面向市场选聘子公司副总经理3名,3户子公司面向社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建立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和引进退出机制,实现选聘市场化、管理契约化、退出制度化。

加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制定《经理层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子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机关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子公司领导班子薪酬与单位经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挂钩、机关干部绩效与集团整体经营业绩挂钩,考核评价结果与职务升降、薪酬调整紧密挂钩,子公司副职负责人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年度综合考评优秀等次的干部年薪上浮5%,基本称职的年薪扣减20%,不称职的年薪扣减50%,实现收入能增能减,有效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探索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按比例实施薪酬调整、岗位调整或职级调整,支持子公司通过揭榜挂帅、竞聘上岗,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2021年集团党委研究提拔2人次,调整9人次,交流任职2人次;子公司管理人员竞聘上岗12人,退出管理人员12人。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制定《员工招聘管理办法》,集团及各子公司分级分类开展校园招聘、成熟人才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招聘工作,招聘信息通过甘肃人才网“国有企业招聘”专栏和甘肃工程咨询集团网站、公众号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制定了《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规范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行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用工管理依法合规。

统筹推动定岗定编定员。制定《2021年定岗定编定员工作方案(试行)》,全面推行全员岗位合同管理,选择建设监理公司先行试点,各子公司分批稳步推进劳动合同与岗位合同实行并行管理,完成了定岗定编定员工作,定员人员全部签订岗位合同。

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制定《关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业务人员在集团内部有序流动有关意见》,实现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业务人员在集团内部优势互补、有序流动,建立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规范集团总部机关和子公司人员招聘管理,规范员工招聘渠道、增量规模、学历资质等基本情况,把控员工入口。

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强化工资总额管理。印发《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工资总额管理的通知》,坚持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与劳动生产率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结合,切实做到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坚持机关人员收入低于集团各子企业同层次人员平均收入、收入增长低于子公司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则,严格控制机关编制和岗位,严格控制机关工资发放,压缩工资总额。

构建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业绩贡献为依据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绩效工资考核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职务升降、新员工见习期考核挂钩,形成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好市场化手段,建立绩效激励导向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人才向优势产业倾斜,收入向技术人才倾斜,逐步提高核心骨干员工薪酬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集团公司整体薪酬分配固定和绩效部分占比为4:6,绩效占到总体收入的67%

健全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加快推进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关键核心岗位倾斜。技术管理部门与普通操作人员收入差距在1.9倍到3.8倍之间,同一部门关键岗位与一般岗位的收入差距最大达6.2倍,关键岗位和贡献回报倾斜明显。

有效发挥上市公司长期激励政策效应。充分利用好改革政策工具,向核心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分两批共实施股权激励人员891人、1140.9973万股。其中,高级管理人员2人,占比0.5%、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人员889人,占比99.5%。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放大激励作用的同时,有效构建了核心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成长、共发展。

 

9、眉山环天小贷公司: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稳固发展

 

一年来,眉山环天小贷公司紧盯经营目标,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热潮持续高涨,主营业务发展凯歌高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集聚着新动能。截至8月末,环天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幅15.11%,营业收入同比增幅30.20%,不良率为0%,拨备覆盖率超100%。

多措并举抓业务

环天小贷公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盯经营目标、聚焦服务实体,立足新区产业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探索发展新路径,业务实现新突破。累计贷款金额突破11亿元。截至8月末,累计贷款金额实现约11.4亿元。落实“商票质押”贷款,强化“输血”功能。今年4月,投放首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质押贷款1450万元,成为眉山地区首家开展此业务的小贷公司。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5月5日,发放首笔农业合作社流动资金贷款,破解农业合作社融资难题,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振兴。7月14日,向永丰村投放首笔“乡村振兴贷”,助力“天府粮仓”高质量发展。加强业务合作,实现协同共赢。8月15日,与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新贷款业务“添新贷”为新区一家制造业公司成功落地238万贷款,以实际行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求突破

立足新发展,谋求新突破。环天小贷公司瞄准总体发展目标、围绕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确保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发展动能不断升级。紧盯经营目标,又好又快投放。精准发力,找准差距,强化落地,确保年度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找准市场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力拓展“房抵贷”“添新贷”、商票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小微信用贷等标准化业务产品,提升获客能力,提高小微业务占比。用好渠道链条,加强合作共赢。整合公司资源,搭建渠道合作链条,充分运用股东资源、合作机构上下游产业,拓宽合作平台渠道等方式,完善并推广经营贷、消费贷等产品;引入外部合作机构,深度挖掘与银行联合放贷空间,降低系统性风险,实现双赢。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推行“一大一小”策略,总体维持“一大”规模总量,审慎扩张,有序统筹、合理安排、逐步收缩;侧重“一小”业务拓展,加大对涉农贷款、小微贷款、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布局结构,合理优化配置信贷资源,推动公司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半年,环天小贷公司将继续对标省内一流小贷,以创建“四川省A级小贷公司”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业务创新转型,苦干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