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盘存量资产,扩有效投资10|发展特色产业,补齐民生短板
阅读数:297

 

专栏阅读导图

 



南京卓远研究中心

 Author

 

 

一、引言

/Introduction/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要在经济建设上加大工作力度,在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上加大工作力度,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们在民生领域仍存在着不少短板,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任务艰巨,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供给能力和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我们不但面临着弥补历史积欠的压力,还面临着新时代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民生补短板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观察,政府主要以社区为单元提供普惠性质公共服务,且目前居民在社区养老以及停车上的需求较为旺盛。因此,在本研究中重点将立足民生补短板,针对养老与停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表1 近一年政策梳理

 

 

二、十大趋势

/Ten trends/

 

立足行业资料整理,我们提出如下图所示的产业链图谱:

图1 产业链图谱

 

 

 

趋势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2019年2月多部门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确定“补齐短板,保障基本”的基本原则,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民生服务是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府瞄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城乡、区域和人群差异,加大投入力度,向贫困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推进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

 

 

趋势二

市场化改革力度将加大

民生领域补短板的项目繁多,政府财政压力大急需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投资的同时,也要健全退出机制,以保障社会资本的权益,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吸引社会资本,更好地发挥相关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从而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在社区养老方面,《“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要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停车设施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城市停车设施的动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推动共同投资运营停车设施。对停车需求大、收益较好的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开发运营。有条件的城市片区可通过项目打包、统一招标、规范补贴等方式鼓励进行规模化开发。在智慧停车的环境下,“停车+”服务生态圈应运而生,如汽车维修养护、二手车买卖、洗车服务、租车服务、充电服务、代驾服务等需求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参与。

 

 

趋势三

适老化改造如火如荼

目前线上与线下的适老化改造正在持续推进。线上由工信厅主导,从网站优化、互联网应用等方面进行改造,目前已有325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线下由住建厅主导,主要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项目分为基础类和可选类。其中基础类项目,是政府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家庭予以补贴支持的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是改造和配置的基本内容;可选类项目,则是根据老年人家庭意愿,供自主付费购买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

 

 

趋势四

“嵌入式”养老模式成为居民首选,实现“家门口的医养结合”

“嵌入式”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嵌入式”养老模式下的养护中心一般设立于社区,拥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可以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如政府托底购买服务、社区完善服务功能等,通过日托、助餐等方式,辐射到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居家养老专业化水平低,又解决了机构养老成本高、离家远的问题。“嵌入式”的优点就是规模小,可以利用社区闲置资源进行改造,灵活性较高。目前嵌入式养老模式在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南京等城市开展实践。

 

 

趋势五

社区养老优先支持公建民营模式

目前社区养老的运营模式大致分四种: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民建公助。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农村互助养老,政府鼓励养老领域市场化改革,优先支持以公建民营、普惠养老为导向的养老服务项目。养老行业的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盈利难,由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大大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输出技术、标准、团队等服务。

 

 

趋势六

大力发展立体停车模式,增加停车泊位的供给

对于停车难的问题,建设立体停车场是近年来增加停车泊位的创新举措。据了解,一个平面车位平均占地面积25至30平方米,而立体车位只需0.9至7.5平方米,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综合造价低等显著优势,非常适合土地空间有限的中心城区。随着立体停车设施智能化发展,停车、取车的便捷度也大幅提高,市民在智能立体停车场停车会更加方便。立体车库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五洋停车(300420)、东杰智能(300486)、三浦车库(838357)、润邦股份(002483) 、齐星铁塔(002359)、鸿路钢构(002541)等。“十四五”以来,多省市对新增停车位提出明确要求,如深圳市将增加100万个以上停车泊位,立体停车或将迎来大好发展机会。

 

 

趋势七

智慧停车“一张网”的推进,提高停车泊位利用效率

由于停车信息化程度不够,目前北上广深的泊位使用率分别为49%、30%、48%和55%,停车设施利用率较低。近年来,多个城市通过路内路外停车资源整合,通过共享“一个平台、一张图、一个APP”模式,构建全市智慧停车“一张网”,在“一张网”下,市民可以通过APP查询所有的停车资源。目前广州泊车、上海停车、成都停车、宁停车、贵阳智慧停车、甬城泊车等多个城市停车APP已上线。另外,在“一张网”的条件下,为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政府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设施、写字楼、旅游景区、体育场馆、居住社区等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如南京市政府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不少于20%的车位,截至2021年底,南京全市共享泊位超过8.5万个。

 

 

趋势八

停车场智慧化改造,提高管理效率

以往停车场的管理模式落后,高度依赖人工管理,部分城市线上线下管理割裂,导致协同效率低。咪表、手持终端PDA、地磁、视频桩、高位视频技术的相继应用给智慧停车解锁了更多模式。目前成都、西安、天津、深圳等地主要采用地磁+PDA方式,而北京、石家庄、郑州、合肥等地则在前端停车数据采集上主要采用高位视频等方式。如玉溪嘉泊智慧停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搭建的智慧停车平台是采用“车位精准检测+用户自主缴费(移动支付)+PDA巡查补费”模式,通过地磁传感器、高位视频、手持PDA及道闸等前端采集设备,实时传输泊位动态数据至管理平台。

 

 

趋势九

产业重心向运营商转移

在智慧停车的大环境下,智慧运营服务是目前停车产业中的最受关注的环节。国内目前专业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城市级智慧停车运营商有捷顺科技、科拓股份、五洋停车等。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城投企业积极探索停车智慧运营服务,打造投建营一体化的综合运营商。除少数自主研发智慧停车综合平台以外,大部分城投选择与专业智慧停车运营企业合作,如抚州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30%、70%参股投资成立抚州五洋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逐步建设立体车库和构建“一城一网一平台”的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开启抚州的智慧停车生活。

 

 

趋势十

城市停车专项企业债支持力度加大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近期推到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由于停车场的经营现金流测算直观,回收周期短于其他项目,其主要盈利来源于提供车位停放服务所得的营业收入,优势明显,故城市停车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大。经统计2021年1月初至2022年4月底,发改委专项企业债共发行84只,规模合计550.2亿元,其中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最受市场欢迎,其发行规模为283.9亿元,占比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