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最新动态】国资国企改革新规与简析周报 (20230327-20230331)
阅读数:599
 

2023.03.27-2023.04.02

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国资一部

本 期 目 录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创利增效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2、浙江省国资委出台指导意见 推动省属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国资相关新闻

1、央企专业化整合 十一组项目签约

2、“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实施

3、湖北联投聚焦“三全三商”主业 首进上海开拓科技园区

4、浙江省国资委日出台《浙江国资国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5、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力稳生产 助力实现首季“开门稳”

6、陕西省公布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643个项目总投资超2万亿元

7、海南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举行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河南省国资委印发《省管企业创利增效攻坚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3月
官网链接:https://gzw.henan.gov.cn/2023/03-24/2713500.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为推动省管企业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河南省国资委于近日印发了《省管企业创利增效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印发背景

近年来,河南省管企业整体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但当前省管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偏弱,效益指标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与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匹配、不适应。河南省国资委印发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省管企业通过开展创利增效攻坚工程,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方案》以提升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重点攻坚与稳妥推进相结合、整体推进和个体突破相结合,聚焦提升省管企业经营业绩的“含金量”,明确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利润总额280亿元,2025年效益指标争取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

实施措施得当。《实施方案》的制定充分学习借鉴了国务院国资委先进做法,参考部分省份经验做法,并结合省管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自身短板等实际,制定大力开拓市场、加强央地合作、硬化预算约束等十三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拓市增收、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深化改革等全方位指导省管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保障机制健全。《实施方案》设立“三机制一台账”,完善保障措施,确保方案落实落地。一是建立专班推进机,成立省管企业创利增效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创利增效工作。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创利增效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董事会和董事年度评价,严格奖惩。三是建立沟通会商机制。不定期组织座谈,开展专题研讨,营造创利增效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公布各企业利润指标完成情况排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2、浙江省国资委出台指导意见 推动省属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高质量发展

 

丨政策简析丨

为推动省属企业规范用好金融衍生品工具,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助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国资委于今年初印发《浙江省国资委关于推动省属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聚焦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推动构建“防风险、严规范、促发展”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要求企业集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准入审批,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实行与交易能力相匹配的分级分类管理,不得进行脱离实体业务需求的投机交易。突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全流程嵌入,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规范应用金融衍生工具能力,更好服务主业发展、对冲经营风险,促进国有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指导意见》贯彻落地,浙江省国资委近日召开省属企业金融衍生业务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政策解读暨工作推进会议,对《指导意见》作了政策解读,部分行业专家和企业分享交流了金融衍生业务实践经验。

 

 

二、国资相关新闻

 

1、央企专业化整合 十一组项目签约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提速。3月29日,17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就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多领域。

“这些项目既有央企间的资源整合,也有央地间的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下一步要抓好专业化整合整体谋划,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方式创新、探索整合路径,持续推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走深走实。

专业化整合是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来自国资委的信息显示,2022年,中央企业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实施专业化整合项目1272个。其中,央企内部资源整合项目803个、央企间整合项目154个、央地整合项目138个、外部资源整合项目177个。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项目包括招商局集团将旗下中国交通进出口有限公司持有的招商物产51%股权,无偿划转至国投下属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与华润集团就贵州医养项目开展合作达成共识;中国旅游集团与国药集团开展免税业务合作;中国三峡集团与吴江水务集团合作项目、国家电投与中国宝武合金原料资源整合项目等。

“下一步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开展专业化整合。”翁杰明表示,要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围绕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关键要素,瞄准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四项功能,深入研究、统筹规划好专业化整合的整体目标、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集团内部、央企之间、央企与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从目前的部署来看,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专业化整合的重头戏。

“要围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努力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领域完善布局,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翁杰明称。

同时,央企要结合实际,研究整合转制科研院所、应用类科研单位组建行业研究院,参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国家级创新联合体。要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专业领军企业,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方式创新也是下一步专业化整合所要关注的重点。翁杰明要求,探索国有企业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其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提前布局,推动发展新经济、壮大新动能。相关企业要积极与国有资本专业资产处置平台对接,有效剥离盘活“两非”“两资”业务,不断夯实资产质量,提高内在价值。要积极探索区别于以股权为纽带的整合路径,综合运用标准、品牌、平台服务、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等多种方式,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实施

 

“要着力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扛起新的使命责任。”在日前召开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国有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按照有关部署,国资央企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国家队、产业发展领头羊、安全支撑主力军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翁杰明介绍,下一步,国资国企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一是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实业主业,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二是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科改示范行动”充实扩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三是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水平。把维护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强对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作用,加大对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底气和能力。

四是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分层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支持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更多灵活高效的激励方式,促进国有企业增活力、强动力。

五是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3、湖北联投聚焦“三全三商”主业 首进上海开拓科技园区

 

近日,上海湾区东湖国际创新中心项目正式签约,6月底前将开工建设。这是湖北联投旗下东湖高新集团勇闯上海、投资建设的首个科技园区,将有效深化沪鄂科创资源对接,也标志着联投吹响奋进“中国园区运营No.1”集结号。

自2021年改革重组以来,湖北联投明确“三全三商”主责主业,其中,“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功能园区全生命周期运营商”主要以东湖高新集团为载体推进。自1993年成立以来,东湖高新集团相继打造光谷芯中心、武汉软件新城等园区,为光谷引进IBM、纬创软件等一大批500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

抢抓机遇,东湖高新集团积极走向全国。3月以来,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展厅内,前来洽谈的企业日渐增多。抢抓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东湖高新集团与海口高新国投合作开发海口生物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明年6月投产,将成为海南自贸港首个市场化零碳示范园区。

园区建成后,东湖高新集团计划引进生物医药相关企业300余家,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依托海南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将助力地方和湖北产业发展,真正发挥“产业先行军”作用。

截至目前,东湖高新集团“走出去”成果丰硕:沿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累计建设和运营园区35个,引进企业逾1.2万家,其中在园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上市企业60余家;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约1/3,是全国同类指标的4倍。

随着城镇化进程趋于饱和,东湖高新集团创新可持续开发模式,并率先走出了“园区+运营+投资”全产业链道路。自2017年起,东湖高新集团先后成立4只基金,投资企业逾30家,其中2家IPO过会,2家进入IPO审核,4家进入IPO辅导。

近年来,东湖高新集团产业投资收益稳步增长,园区运营利润贡献占比已突破50%,园区运营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五。对标“中国园区运营No.1”,东湖高新集团在市场规模、核心产品力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下一步,东湖高新集团将分别打造华中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产业发展中心,不断深化全生命周期产业运营商内涵,努力为湖北联投打造一流企业贡献高新力量。

 

4、浙江省国资委日出台《浙江国资国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大讨论大谋划大行动”全面落实年等“四个年”行动。

全面落实年--省属企业“大讨论大谋划大行动”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聚焦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信创安全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全面提升国企数字经济规模能级。聚焦智慧供应链、智慧交通等6个重点赛道,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着力建设现代化国企产业体系。发挥数字经济引领带动作用,开展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链链主培育行动。加大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投资布局力度,力争省属企业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50亿元以上。

加快打造国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制定出台全省国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意见。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到2027年全省国企建成3-5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力争省属企业全年研发投入突破100亿元,增长20%以上,重点制造与创新类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8%以上。

大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省属企业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20个以上,新增列入“尖兵”“领雁”项目15个以上。

全面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开展省属企业“强战略、强创新、强发展”人才支撑行动,力争全年新增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100名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0名以上、高水平技能人才300名以上。

提升年——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强国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责任履行,带头做好降本减费、帮扶纾困、账款清理等工作。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大力推进国企产业强县富民。力争省属企业全年在山区海岛县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小微企业和“三农”再担保额突破1400亿元。

迭代完善国资国企整体智治体系。推进全省智慧国资监管体系迭代升级,完善浙里国资运营监管应用“1+3+N”体系架构,打造省域智慧国资监管样板。

加快建设年——世界一流企业

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省属企业要扎根浙江,融入长三角,走向全国,辐射全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建设,加强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引领带动更多优质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拓展发展新空间。

锚定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逐步构建“双金字塔”梯度培育体系,省海港集团等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省能源集团、巨化集团、杭汽轮集团、杭氧集团等逐步建成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开展全省国有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证券化行动,建立全省项目库,探索证券化新路径。力争今年全省新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家以上;省属企业新增股改、申报上市企业5家以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注入资产150亿元以上。

硬核支撑提升物流通达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宁波西枢纽、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通苏嘉甬铁路、杭绍甬智慧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四港联动”发展,推进江海河和海铁联运,构建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宁波舟山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4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160万标箱。

推进年——浙里国资国企新风尚培育

着力激发敢为有为善为。制定国资国企新风尚行为规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讲政治、勇争先、善变革、强管理、重形象的浙江红色企业家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促进干部梯队优化。

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深化全省清廉国企建设八大行动,用好“5+N+1”评价指标体系,建好清廉国企教育基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清廉国企建设高地。

全面推进强根固本夯基。深入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分类发布“双融指数”。加强金融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境外企业党建工作,推动浙商银行打造金融企业党建样本、康恩贝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样本,开展境外企业意识形态样本建设。

《行动方案》还提出,省国资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暨“三个一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体系,明确牵头部门,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有力推进。各企业、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研究谋划,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全员发力、全线推进的良好局面。

 

5、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力稳生产 助力实现首季“开门稳”

 

今年以来,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努力克服迎峰度冬“错峰用电”压力,全力稳生产、稳经营、稳投资、防风险,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以国企“开门稳”助力全省顺利实现“开门稳”。

效益大幅增长。1-2月,贵州省国资委24户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劳动生产总值及税金同比分别增长9.1%、26.4%、18.4%、10.2%;其中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劳动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1.8%、30.0%、20.8%,占监管企业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5、2.5、1.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凸显,稳增长基础进一步夯实。

贡献持续扩大。1-2月,贵州省国资委24户控股企业累计实现税金152.5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工业总产值329.5亿元,增长5.4%。贵州盘江集团全力抓好煤电保供,累完成电煤保供409万吨,同比增加28.1%;贵州磷化集团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累计完成化肥保供100.11万吨,完成春销保供(1-5月)任务的59%,超时间进度8个百分点,充分彰显了国企的社会责任担当。

质效明显提升。今年以来,贵州省国资委采取资本金注入、战略重组、债务结构优化以及“双管控”等措施综合施策,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效降低,收入利润率同比提升,企业资产运营质量和运营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截至2月末,24户独资及控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54.63%、同比降低2.18个百分点,有12户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32.8%、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有13户企业收入利润率同比提升。

 

6、陕西省公布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643个项目总投资超2万亿元

 

近日,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2023年度计划公布,今年省级重点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相比2022年,数量增加了3.7%;总投资、年度投资分别增长6.9%、3.8%。今年全省推进开展“三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更占其中首位。

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37.5%

此次公布的64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398个,新建项目245个。

项目分为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发展工程、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高端能源化工发展工程、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社会事业和文化旅游发展工程、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等十大类。

据悉,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818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37.5%、年度计划投资占比29%。梳理此次公布的名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高。续建项目中,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发展工程59个,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87个;新开工项目中,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发展工程27个,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68个。

年产值千亿大项目、大产业带动就业人数多

今年陕西省级重点项目在大产业、大项目上,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隆基光伏电池项目、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等。

由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位于全省多地,包括,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西安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草堂)、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二期(集贤)、扶风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

其中,扶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今年2月6日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一期计划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预计年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可直接带动就业1.7万人,将有效促进宝鸡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

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产业园一期投资建设年产9GW单晶硅切片、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中央研究院3个子项目。

3月20日,29GW单晶电池项目共计有56条生产线投产,2023年产值预计超15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整个项目达产后年预计产值合计约1200亿元,带动就业约1.5万人。

机场扩建、“米”字形高铁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受关注

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中,续建项目41个,新开工项目29个。其中包括“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地铁8号线、10号线、16号线,1号线三期;京昆、福银、包茂、西安至兴平高速改扩建;引汉济渭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安康、西安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拥有两个航站区、4座航站楼、4条跑道,年保障旅客8300万人次、货邮100万吨、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大型“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陕西“米”字形高铁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续建高铁项目包括西延高铁,西十高铁、西渝高铁陕西段等。

 

7、海南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举行

 

3月28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座谈会在海口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与海南的全方位合作,携手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受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委托,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世堂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荣灿出席会议,海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沈丹阳介绍了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海南省领导罗增斌、巴特尔、陈怀宇,部分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冯飞对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大央企、地方国企负责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尤其需要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大央企的鼎力支持。希望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大央企继续全力支持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压力测试;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在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海南打造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继续帮助海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继续指导海南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壮大国资国企。海南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央企在海南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赵世堂向海南各级党委、政府长期以来给予国资央企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国资央企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同海南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要加大改革开放合作,积极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共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加大产业发展合作,发挥产业链建设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共同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合作,聚焦高新技术领域,引进用好各类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共同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会上,中国海油、中国大唐、中国电信、中国远洋海运、中国旅游集团等5家央企主要负责同志围绕立足海南深化国际化经营等作了发言,并提出工作建议。部分央企与海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