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地方国企改革新风向10|贵州篇:国资国企改革回顾与盘点
阅读数:354

 

 

前言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完成,下一轮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的深化改革已在谋划,服务地方发展的地方国资国企更将成为改革的重头戏。在此背景下,南京卓远特提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重点工作盘点系列,对热门的十大领域进行梳理,为下一轮改革的新风向进行研判与分析。

 

 

作者:西南公司  张婷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全省97%以上被山地或丘陵覆盖。由于地形限制,贵州过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一度被称为“穷山恶水”之地。但过去几年贵州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贵州省实现GDP20164.6亿元,增长近2倍,在全国的排位上升4位,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建速度领先西部各省,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10公里、居全国第五位,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民用航空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其大数据经济增速连续7年全国第1,正逐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贵州省国资系统聚焦三个明显成效,突出“有形、有神、有效”的目标要求,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贵州省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2022年1-12月,贵州国资24户控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96.6亿元,利润总额1,118.7亿元,应交税费总额8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8.2%、18.6%、17.5%。全力打造传统白酒产业、综合性城乡建设、民航事业等领域尖兵。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定位,贵州大数据、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一)国资规模与布局优化调整

 

根据贵州国资委公布数据,2022年,全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408.9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 1102.1亿元,同比增长18%。2022年,全省国资系统24户监管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5%、18.2%,税金、劳动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2.5%、18.2%、41%,9户参股企业税金同比增长54.6%,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对全省经济贡献持续加大。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期间贵州在国资布局方面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一是错位打造首位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品牌,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二是提升贵阳省会城市首位度,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增强县城和小城镇承载能力,做强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品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三是聚力推进农业大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四是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大提质,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重组整合

 

近年来,贵州国资国企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通过战略重组、转型升级、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国资国企。截至目前,贵州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6大类、34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改革成果不断涌现。

 

两轮重组,从传统能源、化工到“新化工”、“新白酒”、“新基建”,从资源整合到产业链畅通。2018年,贵州省围绕“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十字方针要求,以原部分省属国有企业为基础,新组建了盘江煤电、乌江能源、磷化集团等8个集团公司。2022年在此改革重组成效基础上,又启动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整合国有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同类产业专业化整合和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7月,习酒集团正式挂牌运营,推动白酒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壮大贵州酱香酒品牌舰队,同时也打响了本轮重组整合第一枪。8月底,民航产业集团和建投集团组建已获省政府审议通过,民航产业集团拟整合机场集团和航投集团,推动贵州省民航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促进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航空公司运营等专业核心业务更加突出;建投集团拟整合省属国有建筑设计等优质资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城乡建投集团,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强省会”建设。将8户控股企业部分股权划转至黔晟国资,壮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模,更好发挥其服务新型工业化、国资国企改革等资本投资运营作用;持续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将第二批纳入集中统一监管的15户省属企业股权脱钩划转至业务对口集团公司,实施重组整合,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表1  贵州地方国企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贵州省国资委立足贵州国企实际,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资产证券化、发挥产权交易平台作用三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活力。根据贵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1+1+6”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成效显现。国企改革走深走实,AAA信用等级企业达2家,市属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达57户。

 

贵州主要通过引战激活国资资本活力,战投整体质量较高,均为行业龙头,所处行业与贵州产业发展发现也十分契合,战协同性显著,充分提升了国资国企活力,同时“一企一策”探索混改企业差异化管控。磷化集团与新能源行业头部民营企业宁德时代合资成立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及制造优势高度契合,对企业转型升级及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黔晟国资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非公资本完成原省属困难企业省医疗器械公司的混改工作,盘活老国有企业“红帽子”“金牌子”,混改后2021年较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近82倍,实现起死回生;高速集团所属黔通智联实施混改后,紧紧依托股东资源,利用“互联网+ETC”融合创新快速拓展ETC应用规模,所属中南交科公司在战投方华为鸿蒙的积极支持下,成立开源鸿蒙+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有效解决交通场景下大量设备因国外技术垄断而导致无法互联的问题。

 

接下来工作主要目标将聚焦于混改后的管控与后评价,目前正在拟定《贵州省国资委关于监管企业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工作指引(试行)》,积极探索有别于国有全资、绝对控股的管控模式。

表2  双百企业典型案例改革举措亮点

同时通过贵阳市国资委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在其监管二级子企业开展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工作,这是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在此领域进行的首次尝试。贵阳市国资委按照“依法依规、规范起步、循序渐进、总结完善、逐步到位”的原则,全力推进贵阳市工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企业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日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已在深交所进行公告,并获得贵阳市国资委批复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顺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四)地方国有企业IPO与上市公司管理

 

2022年全年,贵州辖区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125.95亿元,同比增长14.87%,增速是全国均值7.2%的一倍有余,其中,辖区26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提升,更有5家上市公司实现50%以上大幅提升。除贵州茅台保持千亿元营收外,贵州辖区共有中伟股份、贵阳银行、振华新材、盘江股份、中航重机5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元。贵州全省国有投资机构持股,控股上市公司有10家。

 

接下来将有序推进黔通智联、瓮福集团等重点企业上市相关工作。

表3 贵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情况(不完全统计)

表4  近年贵州地方国企IPO与并购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五)国企强链补链与科技创新

 

最新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科技示范企业”名单中,贵州共有7家国企上榜,分别是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黔通智联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共7家企业上榜。与2022年3月公布的名单相比,全省新增2家企业,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为首次入选。

 

得益于地理环境,贵州科创以推行技术榜单为契机,实施差异化科技创新之路,主要围绕新化工中锂电池原材料环节、大数据产业中的存储环节、传统能源中的开采环节发力,虽然该类环节处于整体产业链基础端,但向上下游延伸的空间巨大,补齐产业短板后,将存在一定的定价权。如贵州煤矿存在煤层薄、倾角大、断层多等问题,贵州聚焦机械化、智能化采煤发布了三批技术榜单,助推煤炭行业提质增效。在锂电池领域,鉴于行业中龙头锂矿企业营业净利率在70%左右,电池企业利润率在8%左右,而整车企业利润率在5%左右的背景,广汽集团、宁德时代等整车制造、电池制造企业纷纷与贵州省属、市属企业合作,抢占锂电池资源,地方国企也借机获得相应技术资源实现产业布局。如广汽零部件与上市公司东阳光子公司狮溪煤业及遵义能源签署《合资合同》,拟在贵州省遵义市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作为从事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铝多金属(锂资源)矿床矿产资源的探矿权获取、矿产地质勘查,以及后续采矿权获取等业务的唯一主体。

 

根据《贵州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未来贵州将进一步提质引强补链建圈加速发展核心产业:一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50亿元;二是推动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四是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抓住“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国资国企也将在该类产业中实现业务突破。

表5 贵州补链固链强链项目(不完全统计)

 

 

 

 

 

 

(六)数字经济与大数据

 

同样得益于优越的环境,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全国第1,省级政府电子服务能力综合指数全国第1,综合算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贵州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9.7%,2023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左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2,成为大数据之城、中国数谷。

 

借助苹果、华为、腾讯、移动等大型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存储中心落地,贵州在建数据中心达17个,贵阳贵安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成后,先后引入了贵州翰凯斯智能(Pix Moving)、中国天眼、东方祥云、贵阳万江航空机电等项目,贵州数字经济先发基础优势明显。产业政策方面,2021年12月29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十四五”建设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字化治理,开展数字价值化探索,持续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建设。产业链方面,除云存储中心,还有囊括了自动驾驶、防汛抗旱预警监测系统、远程医疗大数据监管平台、贵州交通大数据平台、智能生产物流管控系统、汽车智慧工厂、工业数字化等细分领域。尤其是工业互联网方面,已经“大数据+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401个、示范项目4234个,推动2.3万余家企业“上云”,吸引包括贵阳吉利、贵州中铝铝业、康师傅、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贵州轮胎股份、中晟泰科、贵州雅光电子、贵州海信等近百家知名工业企业建设5D智能工厂。

 

而贵州国资也全面加码大数据产业,一是建设国资数据云,通过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与捷视飞、思普展开合作打造贵州国资云、政务云,实现各类政务数据云上监管。二是融合大数据生产,开拓大数据业务,如贵州磷化集团以工业级5G和MEC边缘计算平台为基础,替代原来WIFI、以太网等传统接入方式。贵阳金阳建投集团打造的“数据铁笼”系统节约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维护投资成本。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以下属控股子公司贵州技术产权交易所与九次方、富士康、亚信等国内先进专业机构进行股权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成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通过数据交易模式和规则的创新。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把智能芯片内嵌进轮胎中,再通过云台系统集中分析数据掌握轮胎运行情况。三是投资大数据细分环节企业,如省国资以基金方式投资马蜂窝实现旅游与大数据结合,加强本地旅游品牌建设,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入股数据宝,加强云上数据平台打造。

 

表6  贵州国资大数据企业与项目(不完全统计)

 

 

 

 

 

 

(七)合规管理

 

为推动监管企业法治国企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对标世界一流管理,防范违规经营投资行为,贵州省国资委制定了《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合规经营管理指引》,进一步明确合规管理运行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针对重点领域制定专项合规管理制度,及时将外部有关合规要求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二是建立合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定期全面系统梳理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合规风险;三是加强合规风险应对,针对发现的风险制定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处置;四是建立健全合规审查机制,将合规审查作为规章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决策、合同签订、重大项目运营等经营管理行为的必经程序;五是建立健全合规论证机制,各部门在办理日常业务、执行决策、履行合同等经营活动的各阶段,对识别的合规风险或有关合规问题,确有必要的,可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合规论证。六是强化违规问责,完善违规行为处罚机制,明晰违规责任范围,细化惩处标准。七是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高效便捷的合规成果转化机制,及时填补制度建设空白、完善制度执行标准;八是开展合规管理评估,定期对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对重大或反复出现的合规风险和违规问题,深入查找根源,完善相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强化过程管控,持续改进提升。

 

 

 

 

 

 

(八)风险防控

 

近年来,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呈加速增长态势,从整体来看,债务率居全国中上游水平,整体债务负担较重。《贵州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中写道,截至2022年年末,贵州政府债务余额为12470.11亿元,是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9倍。

 

从区域分布来看贵州省存量债务余额主要集中在贵阳市、遵义市和省级平台,贵阳市在一年内面对的债券到期压力最大。截至2023年4月12日,贵州省存量债务余额为3179.65亿元,贵阳市、遵义市和省级平台存量债规模占整体规模的68.44%,其中贵阳市存量债规模最大,超过900亿元。同时,贵阳市的短期债券到期压力也最大,一年内到期债券规模为324.50亿元,贵州省整体一年内到期债券规模为924.53亿元。贵阳市、铜仁市、省级、安顺市和遵义市平台的一年内到期债券规模占存量债的比重均超过30%,其中贵阳市和铜仁市比重都接近35%,公开债偿还压力较大。

 

从具体平台来看,贵州省存量债务超过100亿元的平台有5家。这5家中有2家为省级平台,2家为市级平台,1家为国家级园区,3家主体评级为AAA,剩余2家为AA+。其中,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存量债务余额最多,达324.47亿元,其次为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存量债务余额达248亿元,剩下3家平台存量债务余额均在100亿-200亿元。

表7 存量债务超过100亿元企业

表8 当前全国各省城投债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卓远整理

 

为了化解债务危机,贵州省各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变化债措施,略显成效,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遏制债务增量,加强政府监管。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政策,通过控制新建投资项目,监管、审核国有企事业及平台公司新增债务。二是化解债务存量,调整债务结构。当前贵州省政府债务已全部置换为政府债券,按规定可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予以置换。三是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应急预案。贵州与打算建立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设立省级及各市州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推动省市债务风险资金应急的协同。四是依托建制县试点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019年贵州省成为首批六个建制县试点置换省份,并于当年以置换债名义发行多只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五是推动地方国企协助化债。茅台集团是贵州省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以茅台集团之前4%的股权划转来计算,对于贵州省城投年利息支出覆盖率相对较高,可以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压力。六是产业结构转变,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增加财政收入,积极盘活可变现、有收益的资产与项目缓解财政压力,从而降低债务风险。

 

 

 

 

 

 

(九)盘活存量资产

 

在盘活存量上,贵州主要通过资源盘活,促进产业发展,尤其是煤炭、旅游资源方面形成了地方特色。

 

煤炭资源方便,按照“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思路,重点在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和零散资源高效利用上发力,推动煤炭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形成了独具贵州特色的“政府管控资源、市场配置资源、平台交易资源”的矿业权出让新机制。二是重审批转变为送服务,改“行政审批制”为“合同约定+容缺承诺登记制”,部分报件材料允许煤矿企业容缺办理。三是零散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将1700余个优化至650余个矿权,均为30万吨以上矿井,大中型矿山大幅增加,布局、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协同性进一步加强。

 

旅游资源方面,一是组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把盘活闲置低效旅游资产作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四大行动之一。二是建立攻坚专班工作机制和“一台账两清单双清零双问责”“省领导联系指导、省直部门督导、厅级领导包片、处级干部包县、市县领导包个”机制,按照“七个一批”盘活路径,分类指导推进存量旅游项目盘活,政府加大服务引导而不包办,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和运营。三是在盘活的同时对具有资源禀赋的非遗旅游、民宿、康养旅游、自驾露营等赛道上构筑新的竞争优势。青岩·寻访、乌江寨等一批闲置低效项目实现在当前全国旅游消费需求中高效释放。

表9  贵州地方资产盘活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