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最新动态】国资国企改革新规与简析周报 (20230717-20230723)
阅读数:223
 

2023.07.17-2023.07.23

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江西子公司

本 期 目 录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山东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国资相关新闻

1.山东国企公布32家年报:抗压能力较强

2.洛阳出台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3.广州国资已成最强地方国资!总额已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8.2%

4.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成为下一阶段国资改革重点

5.《西藏自治区上市融资奖补办法》出台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山东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机关:山东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年7月7日

官网链接:http://gzw.shandong.gov.cn/articles/ch06088/202307/40e01233-b4bd-4a33-98ab-d5ed608143da.s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为推动省属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防范法律合规风险,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山东国资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起草背景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企业合规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在中央企业全面推开合规管理工作。参照央企合规管理指引,我委于2019年制定了《省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导企业初步建立了合规管理工作体系,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合规管理职责,确立了业务部门、合规牵头部门和内审部门三道防线的管理框架。要求各企业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加强合规风险防控。

为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的有关要求,去年,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国资委令的形式印发,通过部门规章对中央企业深化合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其效力层级更高,更加突出刚性约束,内容更全,措施更实。为贯彻落实《办法》强化合规管理的要求,推动省属企业深化合规管理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

(2)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共五部分:第一部分健全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对合规制度建设进行了规定,要求企业加快制定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完善专项合规管理制度,健全境外合规制度。

第二部分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在合规风险识别预警、重大决策合规性审查、应对各类合规风险、加强合规管理统筹协调、强化合规监督问责、合规管理体系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第三部分压紧压实合规管理责任,规定了业务职能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

第四部分夯实合规管理组织基础,对设立首席合规官、加强合规管理部门建设、建立合规管理员制度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五部分强化合规管理工作保障,明确了企业党委和主要负责人的合规管理领导作用,并对营造合规文化、推进合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二、国资相关新闻

 

1. 山东国企公布32家年报:抗压能力较强

 

近日,山东省属国企密集发布2022年度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告。截至7月18日,38家省属国企中,已有32家企业发布2022年报(不含浪潮集团,未公布具体数据)。记者梳理这些企业年报获悉,32家省属国企去年总营收达22216.5亿元,公布净利润数据的30家企业净赚675.67亿元。和2021年相比较,2022年山东国企发展出现一些变化:比如,省属国企“盈利王”易主,2022年度山东能源净利润位居第一,净赚240.41亿元;省属国企“大”的特点逐渐凸显。2021年山东省属国企营收过千亿者仅为山东能源、山东重工、山东高速和山钢集团。从2022年度省属企业年报看,营收过千亿者已达7家。除了上述4家企业,山东港口、山东黄金、山东国投跻身千亿企业之列。

山东国企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

2022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疫情影响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32家省属国企去年总营收达22216.5亿元,公布净利润数据的30家企业净赚675.67亿元,说明山东国有企业的“抗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从具体营收看,山东能源依然蝉联榜首,2022年营收高达8347.15亿元,同比增加808.17亿元,增幅10.72%。山东重工与山东高速营收均在2000亿级,山东港口营收增幅相比2021年增长63.93%,达1373.86亿元,同比增加535.80亿元。其整合重组的发展成效可见一斑。32家企业中,百亿企业达9家,其中,水发集团2022年营收达745.32亿元,相比2021年下降3.25%,其余8家企业诸如华鲁集团、山东健康、鲁商集团、恒丰银行、山东国惠、山东土地、鲁信集团、山东海洋营收均呈上涨态势。

国企“抗压能力”存在不平衡的一面。

2022年,在多数企业表现较好的同时,有7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有的企业变化比较大,与2021年百亿企业阵容相比,中泰证券2022年并未进入百亿国企之列,其营收为93.25亿元,下降29.09%。营收超1800亿元的山钢集团去年也为亏损状态,净亏2.47亿元,相比2021年净利润(108.33亿元)下降102.28%。山钢集团在其年报中,列出了管控模式改变、证券市场下滑影响、钢材市场下行以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利润水平同比下滑明显。

 

2.洛阳出台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洛阳市财政局7月18日印发《洛阳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从基金设立、投资、风险控制、退出、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基金进行全面规范。

其中提到,要强化政府预算对财政出资的约束。设立基金应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金规模和投资范围。应当控制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数量,不得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基金。

此外,降低返投比例。为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尤其是外地资本参与洛阳市政府投资基金合作、助推基金入洛,参照有关地区做法,将返投比例设置为1倍。

 

3.广州国资已成最强地方国资!总额已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日前,在广州召开的“高质量发展·看国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州地方国企资产总额已达到了6.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稳坐地市级(含副省级市)地方国资实力第一位置。当前,广州市国资委拥有控股上市公司(A+H)累计37家,其中,广钢气体有望成为广州国资上市公司板块的科创板第一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广州地方国企资产总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从全国地级市(含副省级市)来看,截至2022年年末,深圳市属国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成都超过3万亿元,青岛、武汉、厦门超过2万亿元,大多数二线省会城市多集中于1万亿-2万亿元。与京沪深相比,广州的地方国企矩阵更为多元化,且多集中于产业领域,这是广州国资的一大特点。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州市属国企中的16家工业集团中,有10家同比正增长,其中广药集团、广州发展、广州环投、广州城投等4户企业达两位数以上增长。

从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来看,在39家地方国企上榜名单中,广州占了3席,分别为广汽集团、广州建筑、广州医药集团,而这3家公司恰恰是广州乃至全国的汽车制造业、建筑业、医药制造业龙头企业。这些扎根实业的龙头国企,成了支撑广州国资总额的重要支柱。

当前,广州国资也正在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在新能源赛道,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0%,2022年销量增至27.1万辆,今年5月单月销量突破4.5万辆,连续两个月超越特斯拉位居全国第二。市属国企牵头完成了储能集团组建工作,拓展广州能源发展新赛道。

在生物医药赛道,广州国资支持广药集团与全球医药零售巨头沃博联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华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健康领域开展股权投资。

在智能制造赛道,广州国资支持广州工控推进山河智能、鼎汉技术在广州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在推动“以投促产”方面,广州国资同样不遑多让。截至2022年年底,广州国企设立、管理及参股各类具有产业特色的基金321只,滚动投资累计超2300亿元。2000亿元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创投母基金,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引导类母基金,推动瑞通生物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广州。

整体来看,地方国资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平台。

 

4.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成为下一阶段国资改革重点

 

日前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企改革开启新征程。

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等将成为下一阶段改革关键词,未来新一轮国企资产重组浪潮有望上演。随着国资央企加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科创板上市步伐料提速。改革加快部署和落地实施,将为经济注入强大动能,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红利。近期,国资委频频发声,央企也积极部署,国企改革新图景愈发清晰。

此次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强化国企在能源、资源、粮食等重点领域布局,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并全面加强国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国资委党委日前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从央企来看,中国华电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提出,抓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聚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已着手推进,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以及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词。”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认为,未来国资央企将继续深化推进专业化整合,支持国有企业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引领力。同时,将引导国有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培育国有企业新的增长点。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认为,国企改革强调满足“国之所需”,将更多着力于布局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创新和改革。未来,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并购重组有望提速。同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关部门将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提高科研转化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打造一批科技领域全球领军企业。

 

5.《西藏自治区上市融资奖补办法》出台

 

近日,西藏自治区财政厅、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了《西藏自治区上市融资奖补办法》,作为《西藏自治区推进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计划》的配套政策,充分体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推进企业发展上市的坚定决心和担当作为。该办法共5章18条,从企业上市奖补适用范围、奖补标准与条件、奖补资金申报与核拨、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意在支持鼓励在藏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助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办法规定,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的企业,实行分阶段奖励和一次性奖励相结合的政策,对单个企业从完成股改至成功上市,累计给予最高600万元奖励。其中,对列入西藏自治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奖励70万元;对在西藏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的企业奖励70万元;对首发上市材料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受理并获得回执的企业奖励110万元;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成功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50万元。

该办法还规定,经证监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募集资金50%以上投资西藏自治区的(依据招股说明)上市企业,按照其实际融资金额的2%给于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600万元;对注册地迁入西藏自治区并严格执行中国证监会有关政策且募集资金的10%以上投资在西藏自治区的首发上市企业,一次性给于400万元奖励。

为推动资本市场赋能高质量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从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要素集聚、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动在藏企业全面对接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做大做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今后,在藏企业除了能享受税费减免、招商引资、上市“绿色通道”等特殊优惠政策外,还能享受企业上市融资奖补政策,为企业在藏发展和上市提供了更为优越、更加实惠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