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城市国企重点产业十大案例 | 生态建设
阅读数:159

 

依托近些年国家政策的导向性及2023年全国城市国企调研结果,南京卓远总结出城市国企共同关注的十大重点产业,分别为智慧城市、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新能源发展、城市物业、文化旅游、园区运营、智慧停车、社区养老,根据每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背景介绍,并且选取了十佳城市国企对其产业运营模式进行亮点提炼与分析,为同样参与了相关行业的城市国企提供借鉴经验。

往期回顾:
 
01 城市国企重点产业十大案例 |  智慧城市

作者:南京卓远研究中心

 

 

一、提出背景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生态环保产业将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高质量是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环保行业进入下半场的突破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表示: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这一目标对环保行业的中远期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都做了说明,中期内是补齐短板弱势、构建完整体系,仍然是在量层面的延伸,远期是“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是在质的层面优化升级。当前产业体系主要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城乡一体化、环境治理一体化、运营服务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等一体化综合运营服务模式日益凸显;二是EOD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等多元化业务模式推动生态环保行业进一步发展;三是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渠道不断增多,除了绿色金融外、碳交易、绿能等金融产品不断助力两山理论的实现。

 

 

二、十大案例

 

1、深环科技,从源头减废到终端处置的一站式危废环保管家

深圳市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环科技”)成立于1988年,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是国内首家危废处理专业机构和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入选科改示范企业名单,2023年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深环科技作为国内危废处理治理的先驱,首创从源头减废到终端处置的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模式,业务范围涵盖危废收运、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和体系认证等环境服务业务。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超百项科研成果(其中1项“863项目”)和83项已授权专利技术,专利成果转化率超过50%,并牵头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58项。其中,以含铜蚀刻废液回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主导建成了亚洲最大、国内首家双防渗双排水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建设了国内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排放标准最高的危废处理处置综合性示范项目;建有深圳市唯一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首次将智能机器人引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主导建成深圳第一个达欧盟标准的危废焚烧炉。另外,深环科技利用“区域协同式处置、整体模块化复制、细胞分裂式成长”的发展模式,在各地复刻深圳经验,包括广东云浮、江苏南通、广西防城港、福建福州等地,实现将危废建设运营的先进理念与可靠的工艺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为各地提供深圳危废处置的成功经验、样板方案。

 

2、华光环能,技术+资金双轮驱动,污泥处置板块拆解IPO在即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环能”)成立于1958年8月,2003年在沪市主板上市控股股东为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年,华光环能业务逐步形成常规能源板块(锅炉制造、电站锅炉工程、常规热电企业运营等)、新能源板块(地热开发与运营、光伏电站工程、生物质电站工程等)、市政环保板块(污泥处置、烟气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等)以及对外投资板块,其中,污泥处置板块由控股子公司国联环科运营

国联环科利用华光环能的平台优势,主要从事污泥、藻泥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2021年获得无锡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探索了高效实用污泥处置新型工艺路线——“微生物法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其污泥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效果堪称国内领先。同年,国联环科引战长江生态、三峡资本1.62亿元,进入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在长江大保护需求框架下发挥了在污泥处置等领域技术优势,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为进一步拥抱资本市场,华光环能拆解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但拥有一定市场的地位的国联环科,推动其上市,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能力,提升业绩水平,打造污泥处置行业龙头。

 

3、上海城投,联合上海环保等组建动力电池无害化处理企业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城投”)成立于1992年7月,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授权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大型专业投资产业集团公司,当前城投路桥、城投水务、城投环境、城投置地四大核心主业基本形成。

动力电池属地化回收是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2022年7月《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上海要发展退役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逐步探索可行有效的属地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并用智能化、低碳化的回收模式为全国汽车行业提供新的经验。在此背景下,上海城投联合上报集团、安亭实业、上海环保组建动力电池无害化处理企业——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创新运用“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联动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推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最新技术的快速落地。当前,传统电池回收行业不规范的方面很多,一是回收网络不清晰,二是安全隐患严重,三是二次污染严重,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研发了智能自动电池包拆解、检测和重新打包生产线,将对梯次利用电池实行终生监控;在再生利用方面,中心的全自动退役锂离子电池带电拆解分选成套装备,废水零排放,相较传统设备能耗降低20%,黑粉纯度达到98%以上,铜铝分离效率达到96%以上,指标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4、台州城建,收购台州维尔利合作布局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

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州城建”),注册资本13亿元,主营业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土地收储、开发、围垦;环保业务等。旗下浙江福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是其环保产业的运营主体。

作为第一批省级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示范试点,台州推动了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建设,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并设立台州项目公司——台州福星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州维尔利”)负责对该项目进行建设、运营、管理,建成后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不低于400吨/日,该公司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水循环回用、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等方面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且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台州城投瞄准此次项目机遇,通过福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州维尔利餐厨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收购台州维尔利60%的股份共同运营台州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正式涉足环保产业实体化运营。通过成熟项目收购,台州城建不仅迅速布局厨余垃圾资源化领域,也是中小型城市环保类城投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产业链延伸的一次试水

 

5、东实环境,“10+X”业务模式定位城市大管家

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东莞市东实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实环境”),成立于2013年,是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企业,主要从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为主,注册资本5亿元。2022年,东实环境聚焦“城市大管家”业务模式展开积极探索,正式进军环卫行业,着力提升协同引领效应,以更系统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式助力城市环境治理。

东实环境的“城市大管家”业务模式即“10+X”业务模式,以提升整体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综合城市环境全要素管理,将特定区域内的垃圾分类、清扫保洁、垃圾收转运、绿化管养、爱卫消杀、道路养护、公厕管养、路灯路牌维护、中转站运营、市政设施管养十项业务整合为一体。东实环境依托其在市政固废综合服务、工业固废综合服务、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三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丰富项目经验、项目综合处置能力强等优势,以“三化一链”(三化”即流程系统化、作业机械化、管理平台化,“一链”即固废产业链组合拳,着力打造东实环境“城市大管家”特色环卫品牌。针对城市大管家业务,东实环境进行了流程系统化改造;提升作业机械化,尤其是新能源机器作业;逐步融入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利用海心沙资源利用循环基地,成功打通“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焚烧处置-飞灰填埋”产业链等多方面努力。当前,东实环卫城市大管家业务拓展至东莞4个镇街,共签约了15个项目。

 

6、郑州公用集团,地方环保资源重组整合进发综合运营服务商

2022年12月,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公用集团”)举行揭牌仪式,注册资本9.34亿元。集团整合了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郑州市6家重点管理企业,锚定国内一流的AAA级公用事业综合运营服务商目标进发,共管理子公司26家,总资产逾1000亿元。其中,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SZ000544)是郑州市唯一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22年郑州国资将原44家市管企业重组整合为9家一级企业集团,而环保及公共服务领域相关资源均整合纳入了郑州公用集团。郑州公用集团重组前主要围绕“电力生产、环境卫生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主业,重组后扩充为以水务板块、固废板块、环卫板块、清洁能源板块、公共交通板块、市政建设板块、供热板块为主的七大板块,打通“大公用、大环保、大水务、大生态”业务链。重组后的集团以“功能型+产业化”为战略,以“城市大管家”为定位,以做优做强做大城市管养保障运维产业为目标,通过资产注入、产业整合等方式,全面承市政公用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功能。重组后,集团将通过‘产业经营+资本运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探索开发公用事业产业链上下游机会,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和优质实体上市,实现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尤其是中原环保资产重组或迎来了实质性变化,下属企业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整体上市装入中原环保以彻底解决同业竞争

 

7、蚌埠水利建投,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实现资金平衡

蚌埠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水利建投”)注册资金10亿元,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投融资等业务,是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天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EOD)项目的主要运营企业。

从当前国内正在实施的EOD项目来看,回报机制主要包括经营性资源收益、土地指标收益、投资补贴收益、股权回购收益以及PPP模式下政府购买生态服务,而本项目是典型的经营性资源收益中的“生态保护修复+自主发展产业导入”模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本项目依托周边农田湿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绿色农业、基质营养土加工、绿色建材等产业,同时深入挖掘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产业,成功实现“水资源+文旅+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产业经济开发。其中,产业运营收益主要是对EOD项目包中的产业项目进行开发、建设、运营,以获得收益,一般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其他服务业等,对EOD主体企业运营管理与产业资源导入、招商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是项目的主要收益来源。

 

8、空港兴城集团,“投资人+城市合伙人+EPC”共同开发EOD项目

成都空港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兴城集团”),原名成都双流兴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由双流区国资金融局履行出资人职责100%持股的区属国有一级企业。空港兴城集团旗下成都空港产业兴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兴城产投公司”)是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综合开发EOD项目的承载主体,通过“投资人+城市合伙人”模式实现项目整体开发运营

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综合开发EOD项目位于成都双流西侧杨柳湖片区。建设内容包含两部分,一是片区整体营造项目,静态总投资约为209.15亿元,包括片区内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及公服设施建设、运维、产业导入等;二是自营性产业载体项目开发,静态建设总投资约为49.84亿元,2022年—2024年,空港兴城产投公司预计在片区内进行工业用地、科研用地的开发,包括标准化厂房、科研楼、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运营等。在通过公开方式选定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合伙人后,空港兴城产投公司与城市合伙人按约定在双流区实际管辖范围内组建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项目。股东各方以货币出资,城市合伙人持股80%,空港兴城产投公司持股20%。项目中自营性产业载体项目合作期原则上不超过25年。

 

9、紫金矿业,并购龙净环保强化ESG竞争力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实控人为福建上杭县国资委,目前在香港H股(HKEX:2899)和上海A股(SSE:601899)整体上市。2022年5月,紫金矿业出资人民币17.34亿元,收购龙应环保,成为其控股股东。

在全球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多份权威报告指出ESG将重构全球金属矿业竞争格局,并正在上升为矿业公司董事会的首要考虑因素。紫金矿业业绩说明会上,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谢雄辉曾表示将继续关注MSCI的评级标准,逐渐改善ESG评级。而紫金矿业对龙净环保的收购,无疑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ESG竞争力,加快推进低碳转型。龙净环保的除尘及脱硫烟气治理、工业废水及植被修复技术等领域与紫金矿业矿山、冶炼板块的环保治理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现有带式输送、气力输送以及微雾抑尘等方面与紫金矿业合作前景广阔;龙净环保长期从事能源领域的技术攻关,拥有优秀的装备制造能力,可弥补紫金矿业在装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不足,2023年紫金矿业位列万得ESG评级A股矿业企业第一。除紫金矿业这样的高碳行业外,世茂、城发环境等大型企业也正以环保并购的形式寻求清洁能源技术,再以头部企业产业集群产生的“雁阵效应”带动更多企业低碳转型,将成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又一资本市场的创新实践。

 

10、绿昌林业资源运营公司,“两山银行”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福建省绿昌林业资源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昌林业资源运营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由顺昌县国有林场控股、8个基层国有林场参股,是南平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的市场化运营主体。公司下设数据信息管理、资产评估收储等“两中心”和林木经营、托管、金融服务等“三公司”,前者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后者负责对资源进行收储、托管、经营和提升;同时整合县林业局资源站、国有林场伐区调查设计队和基层林场护林队伍等力量,有序开展资源管护、资源评估、改造提升、项目设计、经营开发、林权变更等工作。

当前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在“两山银行”推进生态价值实现均有实践。南平“森林生态银行”由政府主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运营。首先,绿昌林业资源运营公司对全县林地分布、森林质量、保护等级、林地权属等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主体、划清产权界线。其次,鼓励林农在平等自愿和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碎片化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由平台公司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实施集中储备和规模整治,转换成权属清晰、集中连片的优质“资产包”,共推出了入股、托管、租赁、赎买四种流转方式。最后,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开发运营,实现生态资本增值收益。积极发展木材经营、竹木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建设杉木林、油茶、毛竹、林下中药、花卉苗木、森林康养等6大基地。(1)采取了“管理与运营相分离”的模式,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良好的林场、基地作为旅游休闲区,运营权整体出租给专业化运营公司,提升森林资源资产的复合效益。(2)开发林业碳汇产品,探索“社会化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市场化销售单株林木、竹林碳汇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该模式搭建了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化的平台、提高了资源价值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尤其是碳汇方面,成功交易了福建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首期15.55万吨碳汇量成交金额28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