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国资国企改革新规与简析周报 (20210913-20210919)
阅读数:1098
 

2021.09.13-2021.09.19

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国资业务三部

本 期 目 录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国务院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

2、国务院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北海市发展邮轮产业的意见

5、关于印发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6、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7、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试行)

二、国资相关新闻

1、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中央企业援藏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

3、李克强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开放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扎实改善民生

4、韩正出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仪式并在广东珠海调研

5、四川省国资委携21家国企集中亮相西博会

6、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金融标准化课题荣获全国一等奖

7、全国最大单体物流中心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正式启动建设

8、广西柳工深耕东盟市场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农投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香料产业平台”项目建设

10、海南银行成功发行首笔私募投资基金资金监管业务

11、陈炜在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投运仪式上强调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2、文旅助力陕西革命老区振兴

13、陕西多措并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高效开发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

14、国家首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开局良好

15、安徽省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 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

16、2021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将于9月16日至17日举办

17、江苏省“放管服”26条新政立足“啃硬骨头”

18、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咨询专家库成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在郑召开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国务院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

发文机关:国务院

文       号:国函〔2021〕88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3日

官网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9/13/content_5637015.htm

 

丨政策简析丨

《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出发,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构建区域动力系统,着力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2、国务院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

发文机关:国务院

文       号:国函〔2021〕91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8日

官网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9/18/content_5638243.htm

丨政策简析丨

《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增强竞争力,以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辽宁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沿海各市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继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实施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要按程序报批。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

文       号:粤府函〔2021〕268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4日

官网链接: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3518060.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完善资本要素配置体制机制,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目标要求。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根本,强化资金配置能力,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打造功能互补、内外联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搭建境内外资金跨境流通桥梁。到2025年,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3.5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500家;跨境资金流动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绿色信贷余额达3万亿元,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北海市发展邮轮产业的意见

发文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桂政办发〔2021〕95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6日

官网链接:

http://www.gxzf.gov.cn/zfwj/zzqrmzfbgtwj_34828/2021ngzbwj_34845/t10140782.shtml

丨政策简析丨

加大对邮轮产业扶持力度,统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对邮轮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邮轮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开展邮轮产业创新创业,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邮轮产业。(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北部湾办,北海市人民政府)。

  积极探索各类金融创新举措,争取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强对北海市邮轮产业的金融支持,支持设立邮轮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开发符合邮轮产业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邮轮企业以土地综合开发的方式筹措邮轮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开发资金。(责任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广西税务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北海市人民政府)。

 

5、关于印发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发文机关: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文       号:津先进制造办〔2021〕11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7日

官网链接:

http://gyxxh.tj.gov.cn/ZWGK4147/ZCWJ6355/wjwj/202109/t20210917_5600738.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新要求,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重点园区向特色产业聚焦,建设一批小而精、有特色、有灵魂的主题产业园区,打造天津经济新增长极,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制造业立市”决策部署和“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载体支撑,依据《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2021至2023年,每年度认定10个市级主题产业园区,2024至2025年持续深化提升,到2025年底建成30个市级主题产业园区。坚持“抓特色、带整体”,每个主题产业园区聚焦一个重点领域,培育形成现代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打造一批新主体的集聚区、新功能的融合区、新服务的示范区、新基建的先导区、新治理的实践区、绿色发展的标杆区,引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发文机关: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       号:闽发改规划〔2021〕562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3日

官网链接:

http://fgw.fujian.gov.cn/zfxxgkzl/zfxxgkml/ghjh/202109/t20210913_5686727.htm

丨政策简析丨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75%,较2013年提高7.9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城镇化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居住证制度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超过93%。“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影响力、竞争力大幅跃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含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城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5年,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城镇人口达到峰值,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城乡人口有序自由流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成熟定型,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成为引领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引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7、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试行)

发文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琼府办〔2021〕46号

发布时期:2021年09月13日

官网链接: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zfbgtwj/202109/109f7a26502743a4b2ffde1820506a87.shtml

丨政策简析丨

《办法(修订稿)》共有二个部分组成:办法正文和负面清单。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交易对象为以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合法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点针对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等整宗地一并交易的情况。涉及到房地产交易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征地留用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参照本意见执行。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于商品住宅用地详细规划调整、土地用途改变等土地使用条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将各市县公共资源交易联网子平台作为土地二级市场公开交易载体,开设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窗口,汇集、发布交易信息、提供交易场所、完善交易规则、办理交易事务,按照国家部署逐步推进线上交易平台和信息系统建设。未设立公共资源交易联网子平台的市县,其土地二级市场可按照就近原则,整合到已设立的相近市县公共资源交易联网子平台。对已有交易对象、符合交易条件,可自行协商交易,也可委托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土地二级市场提供交易服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确需收费的,按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土地使用权人依法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方式进行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联营合作的应进入省级交易市场。

(二)完善司法处置和国有资产处置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政策。对于因司法处置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建立司法协助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定期推送和执行联动机制,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供所涉不动产的权利状况、原出让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情况等,协助司法机关依法处置。司法处置土地可进入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交易。对司法机关处置土地有异议的,可提出审查建议,但不应当停止办理协助执行事项。划拨土地司法处置的,由受让人按照经确认的评估价格的40%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方可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加强涉地资产处置工作衔接,政府有关部门或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处置时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征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意见,并将宗地有关情况如实告知当事人。

(三)优化政务服务。在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内汇集交易、登记、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办事窗口,落实“放管服”要求,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根据土地二级市场业务需要,积极引入中介机构参与土地二级市场的资产评估、风险评估、抵押融资等专业工作;鼓励中介机构在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中开设实名用户,发布供需信息,为交易各方提供推介、展示、咨询、估价、经纪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探索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管,中介机构负责搭建的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统计分析、市场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模式,做大做强中介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桥梁作用。

(五)完善土地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对土地市场信用主体的信用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研究制定市场失信行为惩戒清单,对土地市场失信行为依法实施惩戒。对中介机构违法、违约行为进行信用监管,认定结果依法公开,引导社会中介组织诚信经营。

 

 

 

二、国资相关新闻

 

1、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下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题为《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年来,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共促政治互信,开创“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全新模式;共护安全稳定,坚决遏制毒品走私、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蔓延势头;共谋繁荣发展,推动区域务实合作向纵深发展;共担国际道义,就弘扬多边主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出响亮声音,就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明公正立场。

习近平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历史潮流中把握前进方向,在人类共同发展宏大格局中推进自身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提出5点建议。

第一,走团结合作之路。要加强政策对话和沟通协调,尊重彼此合理关切,及时化解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把稳上合组织发展方向。要坚定制度自信,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坚定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绝不允许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地区国家内政,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深入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推动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坚决抵制病毒溯源政治化。中方迄今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将近12亿剂疫苗和原液,将加紧实现全年向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深化同发展中国家抗疫合作,用好中方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的1亿美元,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走安危共担之路。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严厉打击“东伊运”等“三股势力”,深化禁毒、边防、大型活动安保合作,尽快完善本组织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各国主管部门维稳处突能力建设。各成员国应该加强协作,推动阿富汗局势平稳过渡,真正走上和平、稳定、发展的道路。

第三,走开放融通之路。要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保障人员、货物、资金、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打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现代农业合作增长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各国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

中方愿继续分享市场机遇,力争未来5年同本组织国家累计贸易额实现2.3万亿美元目标。中方将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实施二期专项贷款用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支持现代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项目。

第四,走互学互鉴之路。要倡导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扶贫等领域打造更多接地气、聚人心项目。未来3年,中方将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提供1000名扶贫培训名额,建成10所鲁班工坊,在“丝路一家亲”行动框架内开展卫生健康、扶贫救助、文化教育等领域30个合作项目。中方将于明年举办本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倡议成立本组织传统医药产业联盟。欢迎各方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共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第五,走公平正义之路。“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推行霸权、霸道、霸凌,应该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遵循,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的行径。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营造包容普惠的发展前景。

 

2、中央企业援藏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

 

9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在拉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援藏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国资央企援藏工作进行总结和进一步安排。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西藏所需、发挥央企所长,更好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助力西藏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致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主持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自治区领导姜杰、刘江、任维等出席会议。

郝鹏强调,国资央企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和把握做好当前西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把援藏工作纳入企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战略,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援藏工作;充分利用央企特长,加快推进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标志性工程;积极发挥央企现代产业优势,在改革中强化与西藏企业合作,扶持西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西藏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扩大吸纳就业规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筑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加大优秀干部人才互派力度,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西藏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贡献更大力量。

 

3、李克强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开放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扎实改善民生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和自治区主席蓝天立陪同下,在玉林、南宁考察。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到玉柴集团考察,得知企业从国家税费减免中获益很大,他说,减税降费就是要让企业轻装前行,企业发展好了,可为国家作更大贡献。李克强与为玉柴配套的小企业负责人交谈,询问有什么困难。他说,小企业铺天盖地为大企业顶天立地提供必要支撑,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大量就业,背后关系到亿万家庭生计和子女教育。你们反映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多等问题,国家会继续多措并举,更加注重用市场化办法稳定价格。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宏观政策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实施,稳定合理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李克强听取广西对接RCEP工作汇报,考察外资控股的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他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沃土,与世界经济更深融合,形成更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广西区位优势明显,要抓住机遇,用好RCEP规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深化与RCEP成员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打造高水平开放示范平台。

 

4、韩正出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仪式并在广东珠海调研

 

新华社珠海9月17日电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仪式17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

韩正指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横琴考察,为横琴改革发展把舵定向。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横琴发展,在粤澳两地和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横琴从一个边陲海岛变成开发热岛、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韩正强调,今天的揭牌仪式是合作区的历史性时刻,合作区建设从此进入了一个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希望合作区牢记初心,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注重民生优先,努力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坚持开放包容,积极探索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着力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加强互利合作,不断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更好谋划新发展、展现新气象。

 

 

5、四川省国资委携21家国企集中亮相西博会

 

9月16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在西部国际博览城5号馆,四川省国资委携21家国企集中亮相,共同组成国企发展馆,展现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绩单”。

21家亮相国企,既有在川央企,也有四川省属企业和市属企业。从展示重点看,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本届西博会,多家四川省属企业集中展示特色产业布局。四川发展以“合作共赢、发展四川”为主题,重点展示了做强生态环保、医药健康、新材料、航空四大产业的战略布局和重点项目。蜀道集团则重点展示了加快建设“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和智慧高速研发等项目和成果。四川能投重点突出“振兴四川绿色化工”使命,展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川投集团则以“服从四川大局、服务四川经济”为主题,重点展示牙科医疗、电子信息及大健康三大板块。其中,“中国牙谷”名头响亮。此次展馆中,集中展示了川投集团依托华西牙科品牌优势,打造牙科产业链,先后布局的四川口腔医院等项目。

三峡集团四川分公司采用多种展示技术,重点展示了三峡工程、白鹤滩电站、乌东德电站等一批超级水电工程和实施长江大保护的相关项目。中石油、中石化等驻川党委则重点展示了在天然气发展、油气勘探开发、“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等重点项目的发展成果。同时,中国石油首座“油、气、氢、电、非、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服务站模型也亮相国企发展馆。东方电气携水电、风电、核电、气电、光电、环保、氢能及新兴产业等多个产业的多项核心科技亮相。包括重型G50燃机模型、10MW海上风电机组模型等展品。中国中铁以及中国中铁西部区域总部,重点突出中国中铁在盾构装备制造、川藏铁路工程设计,以及天府机场高速、成都地铁等一批重要工程的建设运营情况,并在展厅设置了开放式驾驶室观看地铁全自动运行。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歼20、歼10、翼龙无人机等模型一齐亮相序厅。四川发展新筑股份展示了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模型。

据悉,国企发展馆展馆面积达1.2万平方米,分为“序厅”及“绿色低碳、国资引领”和“四川制造、中国荣耀”两个主题展区。“序厅”集中展示了近几年国有企业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及高新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果。“绿色低碳、国资引领”主题展区围绕节能减排,重点展示能源、建筑、交通、服务业等领域,在技术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未来规划及取得的成果。“四川制造、中国荣耀”主题展区围绕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创新实践等内容,重点展示先进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

 

6、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金融标准化课题荣获全国一等奖

 

近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金融标准化重点研究课题获奖名单的通知》,市属国企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排交所”)作为牵头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金融标准化推动绿色投资发展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课题获得2020年度金融标准化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

本课题总结了国外相关标准及类标准文件推动绿色投资发展的路径,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发展现状,从标准推动绿色投资角度出发,遵循“急用先行”原则,从标准构成、实施、体制建设等多角度为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近年来,排交所深度参与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牵头开展全国金融行业标准《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要求》、参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牵头负责深圳地方绿色金融标准《深圳经济特区绿色企业评价规范》《深圳经济特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制定工作,为推动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排交所将在深圳交易集团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扎根绿色金融领域,对标国家及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扎实开展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制度建设、标准制定、咨询服务和产品创新工作,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7、全国最大单体物流中心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正式启动建设

 

9月17日下午,全国最大单体物流中心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将以全球首例在传统铁路货站上盖智慧物流园的模式,打造全国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公铁”多式联运中心。该项目可有效缓解深圳城市运行对高端物流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健全深圳多式联运体系,提升深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城市地位,强化深圳转口贸易中心城市地位。

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占地1350亩,于2019年获批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级物流枢纽之一,也是国铁集团在全国规划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该项目由市属国企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国际”)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铁集团”)合资成立的深圳市深国铁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运营,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产。

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除了单体开发规模为全国最大之外,还创新探索了“铁路用地+产业用地”的复合开发模式。建筑形态上,项目将是全球首个在铁路上盖智慧物流园的先例,采取公铁物流设施无缝衔接的设计理念,依托高速公路、铁路进行集散货,大幅提高铁路的集货能力和服务效率,并推动公路交通量向铁路转移,降低疏港公路交通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投资机制上,项目在全国率先探索“铁路用地上盖建筑物、构筑物分层确权”的开发模式,有效整合了铁路资源和地方产业资源,可大幅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提升土地产出价值,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根据初步规划,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将在保留原铁路货站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大规模智慧化现代物流综合体,包括区域市场极为稀缺的高标仓、冷库等;将加快推动建成快运区、特货区、多元开发区等作业区,完善仓储配送、上盖开发、海关监管等功能,实现枢纽整体功能优化升级;将铁路货站升级打造为集“公铁”多式联运、区域分拨配送、公共仓储及物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标杆性综合物流枢纽。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深圳城市运行对高端物流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并能对周边低效散弱的物流设施进行整合、疏散,打造成为服务深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区域的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将吸引大量的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健全深圳多式联运体系,助力深圳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将有力提升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外开放水平,更好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据了解,2020年8月18日,首列 “湾区号”中欧班列从平湖南铁路场站出发,驶往德国杜伊斯堡,是我国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之一。截至目前,“湾区号”累计开行107列,发运集装箱10258标箱,实现贸易总额4.54亿美元,开辟了进出口新通道,为深圳稳外贸作出了贡献。

 

8、广西柳工深耕东盟市场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月10日至13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柳工集团携多款国内外热门产品,其中绿色电动化装载机、挖掘机设备组合首次亮相东博会。

展会期间,柳工代表在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合作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就东盟市场地位、柳工在东盟的发展、中国-东盟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遇及合作方向等方面同与会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柳工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战略,东盟是柳工最早进入的海外市场之一,也是柳工长期的重要战略市场。经过近20年的耕耘和探索,柳工在东盟区域核心市场已建立起专业化+本地化团队,依托行业内最完善的本地化营销服务网络,现拥有亚太子公司、印尼子公司,在印尼、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等国打造了5个呼叫中心,并与21家经销商保持着友好合作,柳工设备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马东铁路、马来西亚联合钢铁厂等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今年1-8月,柳工在东盟市场的业务同比增长超过50%,装载机、挖掘机和压路机等在核心市场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大客户和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柳工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深入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农投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香料产业平台”项目建设

 

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农投集团与中国广西瑞安集团成功签约,标志着农投集团全面参与“一带一路香料产业平台”项目建设。

此平台将以广西东盟香料交易平台为基础,文莱HALAL认证为标准,发挥广西“天然香料王国”的独特优势,在原产地种植改良上增效赋能,并按照文莱清真认证和国际流通标准提升香料加工收储能力和水平,均衡香料流通价格和物流体系,引导香料向订单产业模式发展。通过“一带一路香料产业平台”桥梁作用,健全线上线下联动体系,畅通贸易通道,引领全球清真食品和香料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国际贸易合作再上新台阶,构建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一带一路香料产业平台”项目正常运营后,预计每年总成交易额不低于2000亿人民币,出口贸易额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产生150亿元税收,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10、海南银行成功发行首笔私募投资基金资金监管业务

 

近日,海南银行海口海甸支行成功办理首笔私募投资基金资金监管业务,监管额度2323万元。

该业务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海南银行在服务自贸港新业态,落实自贸港新政策上走到了同业的前列。

今年以来,海南银行公司管理部牵头研究推进私募基金金融服务产品。在该行营运管理部、法律合规部、消费金融部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于今年6月成功取得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备案,获得私募基金资金监管产品资格。

该行下属海口海甸支行,积极推广总行创新业务、新模式、新产品,将私募投资基金资金监管业务作为支行拓展业务的重要抓手,在上述首单业务落地后,乘胜前进,正在对接2家基金公司办理私募基金资金监管业务。

 

 

11、陈炜在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投运仪式上强调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9月16日,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在成都崇州市正式投运。副省长陈炜出席投运仪式并讲话。

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集养老、医疗、培训为一体,规划总面积6.2万平方米,养老床位1390张,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面积3.5万平方米,养老床位699张,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省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也是四川省养老从业人员和护理人员培训实操的教学基地。

陈炜指出,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大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要。

陈炜强调,要以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运为契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积极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要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针对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加强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共建共享。要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加公平惠及老年群体,走出一条符合四川实际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道路。

 

12、文旅助力陕西革命老区振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省政府印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指出要通过创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推广发展红色旅游等措施,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我省支持革命老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提升公共文化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水平,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体育公园,鼓励革命老区承办全国性、区域性文化交流和体育赛事活动。

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方面,我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推进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烈士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和作品宣传推广,提高红色旅游产业经济占比;支持革命老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等。

据悉,我省纳入国家《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县(市、区)共66个,其中陕甘宁革命老区包括延安市、榆林市、铜川市全境,咸阳市旬邑县、淳化县、长武县、三原县、泾阳县、彬州市,渭南市富平县;川陕革命老区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全境,宝鸡市凤县、太白县。对于其他由省级民政部门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市、区),也可参照《措施》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记者:柏桦)

 

13、陕西多措并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高效开发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我省《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计划指标配置方式以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等问题进行解答。

《意见》针对当前我省亩均产值偏低、利用结构不优、节约集约意识不强等土地利用整体水平不高问题,将内容分为总体要求、严格规划计划管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力求以系统观念统筹解决土地开发利用问题,落实“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

《意见》要求,省级以上开发区到“十四五”末,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平均水平较“十三五”末提高10%,分别达到1.07和0.88以上;工业用地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亩均收入、亩均税收平均水平年均提高5%,分别达到670万元/亩、840万元/亩、38万元/亩以上。

国土空间规划将从空间安全、空间结构、空间效率、空间品质、空间治理五个维度,为节约集约用地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划定并落实“三条控制线”,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从土地资源管理源头统筹兼顾、多措并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改革计划指标配置方式方面,2020年以来,我省改革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方式,坚持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用地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确保增量安排更精准、更有效,切实保障有效投资需求,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主要体现为实施“增存挂钩”、坚持分类保障、积极争取支持等方面。

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方面,自然资源部门将多措并举,一是创新土地供给政策,试点推行“标准地”供应;二是推广节地技术模式,贯彻“空间换地”理念,坚持向空中要高度,向地上要密度,向地下要深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一地一策,分类推进消化处置,加大“净地”出让力度,从源头上避免产生新的闲置土地。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出台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意见、土地成片开发细则等一系列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文件,通过政策“组合拳”,用更少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支撑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记者:李欣泽)

 

14、国家首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开局良好

 

9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景德镇专场上获悉,国家首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以来,景德镇围绕“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坚持顶层设计、创新引领和项目带动,启动“一轴一带一区多点”核心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景德镇以千年瓷都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城市闻名于世,景德镇瓷器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8月获批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景德镇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两年来,“手工制瓷减按3%征收增值税”政策落地实施,试验区公共文化等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成功发行四批次地方政府专项债119.5亿元,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谋划三年实施15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035亿元。2020年启动实施50个、2021年持续实施60个,陶阳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陶溪川二期、名坊园三期、智造工坊、康佳纳米超薄陶瓷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同时,景德镇聚焦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启动御窑厂遗址及周边老城区保护。创新发展陶瓷文化产业,全力打造千亿元陶瓷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市场主体增加2000余家,规模以上陶瓷及文创企业增至121家。聚焦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深化文旅融合,精心打造“十景、三宴、三剧”精品旅游线路,投资260亿元,新建、提升了45个重点文旅项目。聚焦打造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3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景漂”,在景德镇创新创业、造梦圆梦。

 

15、安徽省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 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

 

“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若干家智能汽车业务规模超过10亿元的零部件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近日,我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发展路径等作出明确部署。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期。《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整车生产规模300万辆,出口规模60万辆,产值突破1万亿元;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占全国比重超过20%,基本形成“纯电动为主、混动为辅、氢燃料示范”的发展格局;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形成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70%,孵化或引进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增长极。

《实施方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作出安排。新能源汽车专用动力电池方面,重点发展高比能量动力电池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环境感知、决策控制和执行系统方面,重点发展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基于AI的决策算法、基于规则决策、域控制器技术和底盘线控技术。新一代车联网通信、人机交互和地图导航方面,重点发展语音识别、视线跟踪、手势输入、感觉反馈和人机驾驶权切换及融合、新型高效车载总线、基础通信协议、车用通信网络技术、高精度自动驾驶导航基础地图。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上,《实施方案》提出存量优化、增量集聚,自主固本、合作开源,整车引领、配套协同,双核驱动、多点支撑,供给升级、消费拉动。立足国内大循环,做优做强民族汽车品牌,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循环,提升国际资源引进吸收、整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发挥合肥、芜湖整车产业优势,增强双核驱动效能;支持马鞍山、安庆、滁州、宣城、六安等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各具特色、分工协作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16、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签约5.87亿

 

9月16日,2021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集中洽谈签约活动在南昌举行,副省长罗小云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此次集中洽谈签约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矿冶科技集团等28家国家级大院大所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围绕前期企业提出的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与我省80多家企业进行了“点对点”“面对面”的洽谈。江铜集团、赣锋锂业等我省企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与国家级大院大所现场签约合作项目13项,总金额5.87亿元。此外,18个项目初步达成签约意向,将在下一步继续接洽。

据了解,此次活动江西省科学院先期收集了全省56个高新区、经开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400余项,并逐一向国家级大院大所反馈,牵桥搭线促成多方对接,打通国家级大院大所成果在赣转化“最后一公里”,促成了合作项目、金额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17、中部崛起开新局——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今年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15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7月发布。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山西省副省长韦韬等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 “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2006年,党中央作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区域发展板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

  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目前,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枢纽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西部地区的原材料和矿产品通过中部地区运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电力输送、能源输送等。

  《意见》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 湖南要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湖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湖南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的总体定位。围绕这个总体定位,湖南主要做好“4311”四个方面工作。

  “4”是发挥“四个优势”,即“天时、地利、人和、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湖南,对湖南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赋予湖南“一带一部”战略新坐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勉励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湖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排全国前列,是畅通“双循环”的天然优势。湖南人文历史厚重,科教资源丰富,“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等都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湖南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十,形成了3个万亿产业和14个千亿产业。

  “3”是打造“三个高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打造“三个高地”要求。实施“八大工程”,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聚焦“3+3+2”产业集群,实施“52511”计划,即打造5个万亿行业、20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企业、1000个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提升100个园区创新能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实施“七大计划”,抢抓人才、产业、技术、平台“四个制高点”,建好“两区两山三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九大行动”,突出“两端、两有、两带动、一环境”四个关键点,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1”是抓住“一个引擎”,即长株潭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考察湖南时,对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湖南将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十同行动”,把长株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重要增长极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最后一个“1”是“守护好一江碧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湖南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一江一湖四水”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治,推进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和水、土、气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

  3.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晋皖赣鄂豫奋勇争先

  如何推动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晋、皖、赣、鄂、豫5省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规划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山西将进一步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安徽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第一动力,不断激发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95%。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平台相继批复建成,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江西聚焦“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出努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提升民生共建共享。在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上,重塑江西制造辉煌。

  湖北紧紧围绕“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这一总体目标定位,提出发挥六大优势、强化六大功能、实现六大目标,把湖北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内陆开放新高地、中部省域治理样板区。

  河南扛起担当,提出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河南一直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将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提升抗灾能力,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突破1300亿斤。

 

18、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咨询专家库成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在郑召开

 

9月14日下午,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咨询专家库成立会议暨专家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金融领域、有关企业及省直有关部门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我省下步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座谈交流、建言献策。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支安宇出席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张浩主持会议。

会上,支安宇首先传达学习了楼阳生书记9月7日在省委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要紧紧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抓实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形势、方式、主体、速度与过去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要在抢抓发展机遇上取胜,要有先人一步的眼光、快人一拍的行动、胜人一筹的招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改革部署上坚决做到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会议强调,省经济体制改革咨询专家库是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机构,受聘的50位专家均是我省各个领域、行业的资深人士、骨干力量,要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事关全省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上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做好参谋助手作用。要把准改革脉搏、紧跟省委部署、破解改革难题、积极履职尽责,为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决策汇聚专业智慧,打造经济体制改革咨询工作金字招牌。

参会的5位专家代表围绕如何更好发挥专家库作用,推动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分别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