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西北子公司
| 本 期 目 录 |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
1、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
2、关于印发《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
3、贵州省国资委印发《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
4、嘉兴市国资委发布《嘉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
二、国资相关新闻 |
1、国务院办公厅对部分债务风险较高地区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
2、国资委和工信部签署协议,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
3、《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把陕鼓集团打造为全国国企改革标杆 |
4、浙江国资委在省属国有企业应用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 |
5、浙江推进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建设 |
6、山东省国资委持续推动省属企业重组工作 |
1、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发文机关: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期:2021-10-25
官网链接: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10/c63f586559e84bc0ae85fa752d358f0c.s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20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94.0万亿元、负债总额62.5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9.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6.5%。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4.5万亿元、负债总额109.0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56.4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2.4%。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2020年,中央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19.0万亿元、负债总额196.2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应享有的权益,本章节内下同)16.5万亿元,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04.2万亿元、负债总额92.4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6.2万亿元。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020年,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8万亿元、负债总额1.6万亿元、净资产4.2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5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4.3万亿元,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7.7万亿元、负债总额9.6万亿元、净资产28.1万亿元。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52333.8万公顷(785006.9万亩)。其中,国有建设用地1760.6万公顷、国有耕地1957.2万公顷、国有园地238.7万公顷、国有林地11284.1万公顷、国有草地19733.4万公顷、国有湿地2182.7万公顷。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贯彻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构建企业改革发展坚强保障。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彰显大国重器责任担当。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精准抓好着力点,增强“两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布局结构优化,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研究完善财政金融奖补措施,支持实施国家战略部署。加强金融企业监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支持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助力经济民生薄弱环节发展。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推动完善顶层设计,填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空白。发挥资产保障作用,推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夯实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部署要求。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坚决贯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2.加强重大基础性工作,有力支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夯实国家安全资源基础。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关于印发《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文机关:财政部
发布时期:2021-09-10
官网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8/content_5643294.htm
丨政策简析丨
《暂行办法》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旨在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规范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
国有资产报告编制要实现全口径、全覆盖,采取价值量与实物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科学反映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国有资产报告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方式。综合报告全面反映各级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四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财政部每年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印发开展年度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布置年度报告工作,明确报告工作具体安排、编报要求和报送时限等。财政部在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省级人民政府报送的报告基础上,经过审核汇总,编制全国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有关专项报告,按照程序呈报国务院。县级以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部和本级人民政府部署要求,开展本地区综合报告和有关专项报告编制工作。
财政部门以及各相关部门汇总梳理关于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处理情况和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审计发现主要问题及整改问责情况,形成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报告,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财政部牵头推进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等基本情况。
3、贵州省国资委印发《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发文机关:贵州省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1-10-26
官网链接:
http://gzw.guizhou.gov.cn/zwgk/xxgkml/zcwj/hyzcfg/202110/t20211026_71215292.html
丨政策简析丨
《办法》作为贵州省一项全面涵盖投资监管的统领性文件,明确了监管企业和省国资委在投资决策领域的权责边界,明确企业是投资项目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省国资委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聚焦投资方向、决策程序、风险防范以及投资回报,从规划、主业、经济效益、债务管控、风险防范、企业内部决策程序等方面,对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和投资项目进行监管。
《办法》进一步对投资额、企业层级、授权管理等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如明确投资额是企业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资产、权益投入,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明确企业层级的定义,并要求监管企业加强投资决策授权管理,对投资决策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向下级企业授权决策的管理层级原则上不超过两级;此外还明确了企业年度投资计划、投资项目申报时点、程序及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办法》明确了企业在投资时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投资涉及的行业分别测算本企业基准收益率,并分别以市场期望回报率、投资风险系数、债务资本成本、资产负债率等因素作敏感性分析,确保盈利性项目实现保值增值。基准收益率及测算过程,监管企业应于报送年度投资计划时,同步报省国资委备案。省国资委将在后续审查企业特别监管类项目时作为参考依据。
《办法》对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市场化投资项目、政府决策投资项目两大类进行分类监管。对于市场化投资项目按照监管清单监管,清单之外的投资项目,由企业根据发展规划和投资能力自主决策,自担责任,省国资委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于省人民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或重大专项任务的投资项目,明确规定达到清单特别监管额度的,实行事前备案管理。
此外,为推进监管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强调投资必问效、无效必追责,借鉴中央企业基准收益率管理方式,明确了企业在投资时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投资涉及的行业分别测算本企业基准收益率,并分别以市场期望回报率、投资风险系数、债务资本成本、资产负债率等因素作敏感性分析,确保盈利性项目实现保值增值。基准收益率及测算过程,监管企业应于报送年度投资计划时,同步报省国资委备案。省国资委将在后续审查企业特别监管类项目时作为参考依据。
4、嘉兴市国资委发布《嘉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文机关:嘉兴市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1-10-25
官网链接:
http://www.jiaxing.gov.cn/art/2021/10/25/art_1556049_59413744.html
丨政策简析丨
《规划》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积极推进“监管方式蝶变、国资布局蝶变、发展模式蝶变”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布局优化、改革增效、质量提升、风险防控、监管提质、人才培养、党建引领”八大工程。
在国资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强化国资国企存量资源整合,优化增量资本投向,加强企业主业和投资管理,加快同质化业务整合,推动企业瘦身强体等方面作出部署,旨在逐步形成功能明确、主业突出、分布合理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
在国资监管方面:《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探索差异化监管途径方式,动态调整国资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数字赋能提升国资监管水平,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重视债务结构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对重大风险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管控。
在国资授权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充分授权放权和强化监管,不断完善三级授权模式的市场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作出部署,提出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以中长期激励等多种形式,加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以分层分类、规范有序推进竞争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激发活力竞争力。
在党建引领方面:《规划》提出继续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切实加强党对国资国企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探索构建“党建创效”评价体系,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并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综合考评,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
1、国务院办公厅对部分债务风险较高地区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的通报》,对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进行公开通报。通报强调,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债务风险较高地区除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和机关有效运转支出外,要大力压减基本建设支出,筹措资金化解债务风险;机关、团体不得建设培训中心等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场所和设施。近期,审计署审计发现,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等4个省区的一些地方有8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兴建楼堂馆所的问题。
通报指出,上述违规动用财政资金兴建楼堂馆所问题,反映出相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有关人员“四个意识”不强,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弱化,对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不到位;一些地区业务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作用发挥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报强调,严控楼堂馆所建设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内容,事关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无论政府债务风险高低都必须坚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从审计发现问题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坚决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2、国资委和工信部签署协议,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10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央企业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发展数字经济更好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近年来国资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国资委将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协同,引导推动中央企业着眼服务国家发展安全大局,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加强科研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以高水平自立自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国家长远需求,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信息“大动脉”;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带动引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央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实体经济的顶梁柱,在推进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战略性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共同引导中央企业加强数字产业布局,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良好数字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3、《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把陕鼓集团打造为全国国企改革标杆
陕鼓被写入《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陕鼓集团打造为全国国企改革标杆。方案指出:支持中航发西航、中航西飞、陕汽控股、法士特、陕鼓集团等企业培育为世界行业领先企业。方案指出:打造2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以西电集团、中车西安车辆、陕汽控股、法士特、陕鼓动力等企业为骨干,发展先进制造业;陕鼓认真贯彻落实《综改方案》中对陕鼓提出的三个明确要求。
一、统筹规划、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陕鼓将按照“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的智能制造战略布局,集中攻克技术难题,打造全球研发体系,加快攻克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节能高效产品,最终将陕鼓打造成为提供智慧绿色能源系统方案和系统服务的先进制造企业。
二、对标一流、成为世界行业领先企业。陕鼓将持续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已对未来15年-30年的战略、市场、研发、金融、供应链、安全等体系进行了规划,并探索了“非清零式”营销模式,向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持续奋进。
三、全面改革、打造全国国企改革标杆。陕鼓将积极推动集团范围内的全面改革,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实现国有资本长期保值增值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4、浙江国资委在省属国有企业应用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
浙江国有企业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是浙江省属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小切口,对加强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提升公司治理和管控能力,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大额资金监控预警以国有企业“银行账户”为监控对象,采用“政企两端、各司其职”方式进行设计实现。“企业端”即各浙江省属企业原有的资金管理系统,负责将本企业100万元以上大额资金交易数据收集上报;“政府端”即浙江省国资委建设的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负责对浙江各省属企业上报的大额资金交易数据进行研判预警。
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点在省属企业中普及推广“银企直联”,即要求各省属企业自身资金管理系统与各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实现对接打通,保障在各银行间的交易信息第一时间传回企业。借助“银企直联”普及推广,最大程度减少数据受人为干预的风险,从根本上改善了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数据质量,有效提升了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最大程度发挥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效能,浙江省国资委以预警效果为导向,加强跨层级、跨系统数据收集,特别是将省属企业各类业务系统数据与大额资金交易数据进行比对排查,进而发现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存货、虚假交易等领域潜在风险,及时反馈企业进行风险追踪和处置。以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为例,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通过与来自企业合同管理系统的数据比对,对企业销售回款情况进行监控,若发现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无相关大额资金收入流水信息,即触发应收账款逾期风险预警,提醒企业对该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追踪。
5、浙江推进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建设
为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浙江省国资委以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和业务整合为切入点,打造浙江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简称“浙交汇”)。
“浙交汇”被列入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重大应用场景目录,并接入政务服务网,赋能政府部门智慧服务和监管,成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窗找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嵌入浙江省财政厅“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及全流程监管提供闭环服务;对接试点企业集团系统,以“全流程、无纸化、零接触”提升交易效率,助力企业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联通杭州市房管局核验系统,成功开通房产核验绿色通道,创新完善全省国有房源信息发布和管理机制。通过全省门户网站集中整合、统一管理,“浙交汇”积极打造及时准确、科学规范的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生态化智能化国有资产交易“服务链”。
截至目前,绍兴、湖州、温州等7地分中心已正式挂牌并接入“浙交汇”,其国有资产交易信息全面对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接受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交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今年底前实现全省国有资产交易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过程监测、统一资金结算及统一交易鉴证“六统一”目标。
“浙交汇”建设以省、市、县相关部门或单位等“多主体”共同运营一个平台的方式,平衡各部门及企业化主体利益,通过市场化的股权和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畅通交易“堵点”,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全省国有资产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同时,改变各地国有资产主要委托当地拍卖机构开展、场外交易的现状,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交易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权力寻租,为国有资产建立“防火墙”,助力清廉国企建设。
6、山东省国资委持续推动省属企业重组工作
山东省国资委网站消息,10月22日下午,有关省属企业重组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高长生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山东国欣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欣颐养)与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华能源)重组的决策部署。
张斌在讲话中指出,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鲁华能源与国欣颐养主业相近,鲁华能源清洁能源板块资产已划转山东能源。对国欣颐养和鲁华能源两户企业实施重组,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国欣颐养在医养健康产业中的平台优势,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有利于两户企业实现战略协同、资源整合,进一步培育省属医养健康龙头企业,助力陕西省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