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咨询讯 》公司动态
国资国企改革新规与简析周报 (20220523-20220529)
阅读数:1293
 

2022.05.23-2022.05.29

来源:南京卓远

作者:国资业务二部 

本 期 目 录 |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工作方案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辽宁省国资委印发《省属企业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二、国资相关新闻

1、浙江“党建合创”联盟成立 国企党建再添新名片

2、广西组建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 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登场

3、甘肃国资国企坚持全产业链思维 助力产业升级

4、陕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5、云南省属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整体任务完成率达到97%

6、宁夏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94.5%

7、四川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主体效能支撑 创新抓好稳岗保就业工作

 

 

一、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及简析

 

1、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工作方案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发文机关: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2-05-27
官网链接:http://www.sasac.gov.cn/n2588020/n2588072/n2591020/n2591022/c24789510/content.html

丨政策简析丨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资本市场建设出台了系列政策,还专门针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印发文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也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深化改革、规范化运作提出了具体改革举措。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近年来在推进中央企业优质资产对接资本市场、促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优化运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防范应对相关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中的“头雁效应”有效发挥。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共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440户,其中境内超过350户,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发挥上市平台功能、优化股东回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距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为此,国资委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推动中央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所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工作方案》明确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提出“内强质地、外塑形象,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让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的总体目标,以及“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和“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的具体目标。《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统筹平衡,即坚持做优存量与做精增量结合、坚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兼顾、坚持依法合规与改革创新并重。《工作方案》从推动上市平台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规范运作、强化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等四个方面,提出14项具体工作举措,涵盖推进上市、公司治理、日常运营、资本运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风险防控、市场表现等上市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抓好落实,并提出试点将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2、辽宁省国资委印发《省属企业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发文机关:辽宁省国资委
发布时期:2022-05-18
官网链接:http://gzw.ln.gov.cn/xxgk/zc/zcfb/202205/t20220527_4567651.html

丨政策简析丨

一、出台背景

为加强省属企业资产租赁管理,规范资产租赁行为,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权益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省属企业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二、主要内容

《省属企业资产租赁管理办法》共分六章35条,适用于省属企业及其所属各级独资、控股和实际控制企业的资产租赁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总则。包括5条,主要是制定依据、适用范围、资产租赁的定义和不适用情形、基本原则以及一般不得无偿出借资产的规定。

第二章,健全制度。包括4条,主要就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租赁资产管理、规范租赁决策、台账管理等作出规定。

第三章,公开招租。包括14条。主要就招租方式、租赁期限、招租方案、租金低价确定、公开招租的适用情形、招租程序、承租人选择、可以采用非公开协议方式招租的情形、应当由集团履行集体决策程序的情形、签订租赁合同及合同条款内容等作出规定。           

 第四章,租后管理。包括6条,主要就租金收缴、租金核算、在租资产管理、原则上不得转租资产、租赁期限届满有关事项等作出规定。

第五章,监督追责。包括2条。主要就省属企业和省国资委的监督检查有关事项作出规定。

第六章,附则。包括4条。

 

 

 

二、国资相关新闻

 

1、浙江“党建合创”联盟成立 国企党建再添新名片

 

近日,浙江“党建合创”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通过党建合创、共富联盟、服务发展,实现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协同发展,走好高质量共富新路子,打造浙江省首个最优党业融合共建联盟。

该联盟由浙江省国资委指导,由在浙央企、金融企业、省属企业以及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和宣传媒体等联合组成。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担任组长单位,首批创立联盟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金控、财通证券、浙江省国贸集团、杭州钢铁集团、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省交通集团、浙江在线国企频道为副组长单位。

围绕服务全局、深化改革、龙头带动、“双碳”落实、共富探路、风险防控、数字变革等七个方面,联盟将定期举办“党建+业务”系列学习活动,持续提升政治能力;聚焦发展重大共性问题,共同投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扎实做好资金帮扶、人才帮扶等活动,通过经验分享、彼此赋能以及对浙江山区26县传帮带行动,服务浙江乡村振兴;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数智赋能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牵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推进创新示范应用等。

接下来,联盟将发挥好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以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以合创共建助力数字化改革,在党建共建上谋创新,在数字化改革中作贡献,在共富建设中促发展,在疫情防控中显担当。

 

 

2、广西组建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 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登场

 

近日,广西国资委等部门印发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文件称,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决定重新组建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以其为主体服务广西大宗商品进口,打造广西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及RCEP的国际化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

根据工作部署,为有效补齐广西大宗商品供应链短板,维护广西支柱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进一步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聚效应,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决定在保持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控股前提下,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对现有的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进行增资扩股,由国有单一股东变为多元化股东,争取早日实现在资本市场上市。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注册成立。

组建后,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注册成立,以“实现大宗商品进口额900亿元”为目标,实行“四步走”,即2022年实现大宗商品进口额100亿元,2023年200亿元,2024年300亿元,力争早日实现900亿元,培育成为广西名列前茅的商贸流通企业,补齐广西大宗商品供应链短板,维护广西支柱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进一步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聚效应,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组建后的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将围绕积极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搭建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服务水平,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五项任务”:一是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有效促进大宗商品进口业务发展;二是拓展渠道、整合资源,积极扩大广西大宗商品增量交易;三是创新模式、搭建桥梁,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解决融资瓶颈的服务模式;四是优化服务、完善体系,着力降低大宗商品物流成本;五是巩固基础、动态升级,建立一体化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文件还明确了组建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的6项支持政策和38家单位的组建责任。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所属的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国有企业,于2021年2月25日揭牌成立,专业从事农产品、能源及化工产品、金属及矿产品等供应链服务,是广西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平台企业。今年以来,该集团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一季度营收、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04%和111.83%,同时在保障广西大宗煤炭能源供应、大宗化肥农资供应、大宗钢材建材供应、运力资源组织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国企担当。

目前,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进口贸易各项工作已有序展开。其中,5月13日,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与广西南国铜业公司签约,在2022年实现进口额30亿元的合作规模。

 

 

3、甘肃国资国企坚持全产业链思维 助力产业升级

 

长期以来,甘肃省国资国企认真落实产业链“1+N+X”政策体系和推行“链长制”“链主制”的工作要求,12户省属企业成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等14条产业链中的22条细分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国资系统各层级的产业链包抓机制,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升级、联合创新、精准招商等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抓实抓细产业链相关工作

甘肃省国资委按照“企业主导、领导包抓、上下联动”工作思路,建立领导包抓协调机制,组织省属链主企业“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和重大项目,按照“1张图谱、5张清单”和“月调度、季小结、半年评估、年度考核”的管理调度模式持续推进。制定《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办法》,引导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展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实体产业,2021年实施产业类项目586个,完成投资320亿元、增长21%,重点推进的70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完成投资71亿元,更多国有资本投向了优势产业链的实体产业。今年,甘肃国资委制定了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6+1”行动方案,进一步突出了国资力量重点领域攻坚,列入省属企业推动产业链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的90个“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全年投资超过100亿元。

 

坚持以“三化”改造 增强产业基础能力

始终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作为夯实产业基础的重要抓手,2021年省属企业实施的278个“三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其中涉及22条产业链的“三化”改造项目244个,完成投资44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个、绿色矿山10个,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7个。在镍钴产业链,金川集团镍火法系统集成创新改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完成投资8.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提升镍精矿处理能力45万吨,增产高镍锍含镍量3万吨,新增产值近80亿元。在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靖煤集团实施的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项目是全省煤化工产业标志性工程,采用国际领先的粉煤加压气化等现代化工先进技术,拟投资54亿元打造煤基产品的多元化综合利用链条。在新能源产业链,甘肃电投集团加快建设瓜州北大桥、瓜州干河口、高台盐池滩等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加速推进金昌、酒泉源网荷储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绿色综合能源系统。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考核权重,推动2021年省属企业实现研发投入92亿元、研发强度2.38%,其中省属链主企业研发投入84亿元、研发强度3.06%。相关部门支持5000万元用于省属企业4个创新联合体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光热发电用耐高温熔盐特种合金研制与应用”等科技项目已取得明显进展。在高品质碳钢产业链,酒钢集团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应用,自主研发的“煤基氢冶金技术”“浅度氢冶金磁化焙烧技术”进入中试阶段,可实现年产氢冶金金属化块料5万吨,氢冶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石油化工装备产业链,兰石集团入选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自主研发升级“兰石云”平台,探索离散型制造业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形成一批智能产品、应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和业务上云服务,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甘肃文旅集团实施“智慧文旅”行动,打造文旅大数据中心,推行“文旅年卡”、“一包如意”走丝路等系列举措,为甘肃文化旅游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

 

实施精准招商 助力产业链集群发展

针对产业链缺项、弱项,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开展填空式、补充式精准招商,引导各种所有制资本积极参与到甘肃省优势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环节之中,打造“混改+招商”的“双标杆”工程。在铜产业链,白银集团引进九江德福,实施20万吨高档铜箔项目,已投产3万吨产能,三期4万吨生产线开工建设,建成全国单一厂区最大的锂电池高档铜箔生产基地。在动力电池及氯碱化工产业链,金川集团与金昌市“企地共建”实施园区招商,引入21家产业链协同度较高企业,推动园区全年产值达到约235亿元、同比增长17%。在铝产业链,酒钢集团引进索通公司、广银公司、浙江晶翔等12家产业链配套企业,铝液就地转化率达到76.6%,实现全国领先水平。

 

 

4、陕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攻坚,陕西省把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推动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截至目前,陕西省属企业集团及重要子企业全部完成党委前置研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省属企业及子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紧扣陕西省“十四五”国资国企发展规划,围绕八大特色产业链,陕西省国资委全面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重组整合省属公路板块企业,新设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电网实现“一张网”。目前,陕西省属企业非主业投资项目数、年度投资额逐年下降,连续3年固定资产投资主业集中度达99.6%。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加速。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已覆盖各个层级,进入全部领域。混合所有制企业达1159户。竞争类企业50%以上的资产和营业收入、70%以上的利润均来自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已成为监管企业的核心。

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陕西省国资委积极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目前陕西省属企业已全部建立对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91.06%的陕西省属企业子企业与经理层签订了有关合同和契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目前陕西省属企业已全部建立公开招聘制度、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全部实现全员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为4074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数为555人。

在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专项工作中,陕西牢牢把握区域内“一盘棋”协同发展的主线,去年11月,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西安市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省市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专项工作组”和省市国资委综改试验工作专班。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改革。

目前省市“一盘棋”合作项目落地。陕西省属企业层面,陕汽控股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陕西电子集团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陕西省水务集团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秦川机床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合作签约;市属企业层面,陕鼓集团与顺应材料等多家公司合作签约;驻陕央企层面,中航发西航与天鼎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与城投大数据公司、西安市国资委与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合作签约。签约项目共计11个,金额近5000亿元,其中,总规模100亿元的综改试验西安子基金成功签约落地。

 

 

5、云南省属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整体任务完成率达到97%

 

 2021年以来,云南省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目标引领、高质量推进,全力冲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深推进的改革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截至目前,云南省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6户(省属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整体任务完成率达到97%。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云南上下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全云南国资国企系统坚持“一把手”主抓、“一体化”推进、“一把尺”衡量,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对照《云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一批规划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云南能投集团4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成投产、云南建投集团丽江至宁蒗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云天化集团30万吨电池新材料前驱体项目顺利启动。深化央地战略合作,统筹推进央企入滇活动签约项目落地,完成投资430多亿元,云南与中央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

云南省国资委实行重大改革事项委领导负责制,集中研究国企改革工作15次,组织召开全省国企改革推进会2次、改革专题会20余次,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实落细。云天化股份中长期激励、云南能投集团三项制度改革等一批经验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优秀案例。
  云南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49.68万名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省属企业“两非两资”清理退出取得阶段性成效,处置“僵尸企业”229户,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对所出资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进行梳理评估,34户具备开展中长期激励条件的企业中,26户已实施激励,累计激励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1687人,积极构建业绩与薪酬水平双向对标的激励机制。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和各级子企业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100%、97.02%,全方位压实经理层经营责任。
  云南省国资委印发《云南省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明确监管事项35项,对企业授权放权事项21项,监管权责边界更加清晰。修订考核评价制度,突出质量效益指标,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发挥。目前,已聘请4家国际一流会计师事务所对省属企业进行全面审计,建设涵盖财务、投资、产权等11个子系统的“数字国资”在线监管系统,监管手段更加科学高效。
  接下来,云南省国资委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收官战,确保上半年完成主体任务、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基本完成各项任务、年底前完成扫尾工作,以改革任务全面落实落地为牵引,更好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宁夏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94.5%

 

宁夏国资委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改革,在紧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年度任务目标的同时,通过指导五市、各区属国有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截至今年4月末,监管企业三年行动总体完成率为94.5%、五市总体完成率为91.7%。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宁夏国资委聚焦落实“两个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完善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推进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区属企业集团及63户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清单,五市39户一级企业、43户重要子企业制定了清单,区属企业集团及59户各级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应建尽建比例为100%。

同时,聚焦激发内生活力动力,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速形成以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突破,积极向顽疾开刀,深层次破冰破局,加快破除制约国企活力动力的桎梏藩篱,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市24户一级企业、115户各级子企业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占比分别为55.8%、44.6%。

另外,宁夏国资部门聚焦提高配置和运行效率,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有序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持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国有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国企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今年一季度,宁夏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5.14亿元、利润29.35亿元、已交税费55.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1.7倍和76.8%,实现了“开门红”。

下一步,宁夏国资系统将进一步完善改革谋划有质量、改革统筹有力度、改革落实有成效的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争分夺秒加快推进,确保改革任务按期完成,统筹抓好制度建设,实现改革成果稳固化,系统开展“回头看”,推进改革质量全面提升,坚决打好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放大改革效应、增加改革成色、提升改革实效。

 

 

7、四川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主体效能支撑 创新抓好稳岗保就业工作

 

四川发展牢记“国企姓党”政治属性,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主体优势,通过立足发展、援企稳岗、扩大投资三个抓手,提升主体效能支撑,创新抓好稳岗保就业工作。2021年新增就业2500余人,近三年累计吸纳就业4100余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18%。今年1至5月,已发布招聘岗位700余个,释放需求1500余人。
  立足发展支撑就业
  坚持在提升效益、提高发展质量中稳就业,立足四川省政府批复的《四川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稳中求进,自我革命,围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新定位,做强实体,做优平台,做好资本运作,提高自身作为市场主体的韧性,今年一季度,四川发展营业总收入80.75亿元,同比增长89.33%,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247%,以发展的动能支撑就业的效能。
  援企稳岗保障就业
  四川发展通过纾困基金为省内多家上市公司纾困提供逾15亿元资金支持;通过债权投资支持困难企业,累计向省有色科技集团发放借款15.56亿元,向川化集团和化工控股提供借款支持120亿元,向成都客车投资2.9亿元;全力帮扶直接出资企业培育市场化的自主融资能力,帮助企业稳定和扩大生产经营,保障员工就业。
  扩大投资创造就业
  四川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筹建资本运营公司、科技创新集团等,聚焦主责主业广泛选材扩大就业,专项开展“产业报国、资本兴川、共聚发展、智造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专场招聘;依托重要产业投资项目,与各个市(州)合作,创造就业岗位。总投资120亿元的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92亿元的内江市邓家坝“F+EPC”项目、49亿元的天府国际艺术城项目、23亿元的川渝合作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今年相继开工建设,预计可创造投资、就业岗位15000余个。